> 經濟

財金協調聯動精準穩經濟

近日,廣西財政部門印發2023年深化改革工作要點,將“持續強化財政金融聯動”作為一項重點任務,部署調整完善“桂惠貸”貼息政策、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獎補政策、設立製造業技術創新引導基金等具體工作。不單是廣西,今年以來,多地將財金聯動作為穩經濟的重要抓手,為實體經濟和企業發展精準賦能。

系統佈局增強合力

“財政金融協調聯動主要是利用財政政策工具和貨幣金融工具針對特定支援領域、項目進行協調聯動,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趙全厚告訴記者,在具體實踐中,財政金融聯動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看目標要求和實施效果,不拘泥于一格。

趙全厚舉例説,財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稅收優惠、財政補貼、財政補償、財政貼息、財政獎勵、政府採購、政府投資基金、政府擔保、政策性保險等;貨幣金融工具主要有結構性貨幣政策、普惠性信貸政策等。財金聯動正是瞄準一定的政策目標在這些工具中進行優化組合。

近年來,各地在財金聯動上更注重系統謀劃和機制保障。比如,山西財政部門2022年聯合其他部門共同出臺《關於建立財政金融聯動機制體系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15項推動財政金融有效聯動的機制,具體包括建立常態化溝通、財政資金存放平衡、財政支援重點項目合作等機制,完善地方政府債券運作、普惠金融類定向補貼、基金類聚集帶動、擔保類資金協同發力、保險類資金保障等機制,多方面促進財金聯動持續深入。

重慶在2022年專門印發《關於加強財政金融聯動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通知》,通過整合組建重慶産業投資基金、實施農村産權抵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擴大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覆蓋範圍、實施文旅困難企業貸款貼息等系統安排,合力幫助企業“募得好”“貸得到”“貸得起”。

廈門對當地企業存在的主要困難分門別類,系統而有針對性地推出“財政+金融”組合拳。比如設立技術創新基金,運用“財政+銀行貸款”支援企業擴大投資和研發創新;設立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運用“財政+擔保”改善融資難;設立應急轉貸資金,運用“財政+過橋融資”緩解企業短期流動性緊張;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扶持力度,運用“財政+保險”對衝外貿信用風險。

為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河南省財政部門持續運用政府採購合同融資、小微企業應急週轉資金池、省級融資擔保代償補償資金池、貸款保證保險、“穩外貿”財政金融支援政策5個支援企業發展的實施方案,2022年為4800余家中小微企業融資631.2億元。

山東今年以來加強以市場手段推動財政、金融、企業良性互動,比如籌集資金3.5億元,對關鍵核心技術改造項目及高成長性企業實施股權投資;支援建立覆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財政、銀行、擔保融資聯動機制,企業單個項目可獲銀行貸款、財政貼息、擔保降費等多重融資支援。

“財政金融政策聯動是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和重要成果,是推進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路徑,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保障,可以通過財政分配功能和金融服務功能雙向聯動,為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和促進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撐。”中國人民大學政策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俞明軒認為,財政金融政策聯動是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的助推器,是具有前瞻性的創新舉措和有益嘗試,是能夠解決實體經濟和民生項目實際問題的有效舉措和長效機制。

專家認為,財金聯動具有靈活精準的特點,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優化。“為了實現普惠金融的目標,即為信用弱勢的小微企業和農戶解決融資難的問題,財政可以通過退稅減稅降費政策,降低小微企業和農戶的稅費成本,增強其盈利能力,提升金融信貸投放的積極性,降低信貸風險。”趙全厚説,如果效果不明顯,財政在減稅降費的基礎上,再通過政府財政支援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或基金提供金融機構放貸的政府性貸款擔保服務,分擔部分信貸風險,增強放貸機構的貸款安全性。

“如果效果依然不明顯,財政則可以繼續‘加碼’。”趙全厚舉例道,比如增加對金融放貸機構這種放貸行為的稅收優惠(如所得稅、增值稅優惠),減少放貸機構從事這類放貸業務的稅收成本,進一步增強其放貸意願。如果還覺得放貸機構積極性不高,財政可以對放貸機構的這類貸款規模給予必要的財政獎勵。

有效聯動助力企業

財金聯動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更好地為企業解憂。“財政金融政策聯動可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準,完善扶持方向、扶持路徑和扶持力度,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俞明軒表示。

為了幫企業解融資之“渴”,各地加大探索力度,用財政資金引來更多金融活水。比如,深圳財政聚焦支援實體經濟,將風險補償資金池補償比例、再擔保分擔比例分別提到最高80%、60%,並將個體戶納入再擔保服務範圍,2022年以財政增信撬動銀行貸款4575億元、新增再擔保貸款173億元,惠及各類企業、個體戶等超12萬家。

北京對在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登記的、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簽訂貸款合同並放款的北京市中小微企業“首次貸款”業務,給予一定比例的貼息或擔保費用補助。同時,對2023年北京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在京開展單戶貸款1000萬元及以下的融資擔保業務及融資再擔保機構在京開展單戶貸款500萬元(含)以下的小微企業融資再擔保業務,給予費率補貼。湖北針對小微外貿企業,今年省級設立5000萬元“楚貿貸”資金,通過政府風險補償、出口信用保險等方式,調動銀行信貸投放積極性,加大對小微外貿企業的支援力度,單戶企業最高可融資1500萬元。

財金聯動也為企業科技創新注入更強動力。以四川為例,2022年四川省級財政安排資金1億元,以壯大風險資金池規模,按照一定比例對貸款損失進行風險分擔,累計撬動合作銀行為886家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46.2億元。其中,培育支援64家上市及上市後備企業、34家“瞪羚”企業、294家“專精特新”企業,實現財政資金放大效益13倍,平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超過30%。

“財政金融政策聯動可以更精準更有效地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援,支援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和增加創新投入,為培育更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精準發力。”俞明軒表示。

不斷釋放綜合效能

當前,財金聯動已成為各地服務地區發展、支援行業領域復蘇的得力工具。“財金聯動機制建立以來,我們積極協調對口服務預算部門,通過資訊推送、項目推介等方式,暢通政銀企合作渠道,同時全力推進銀行企業雙向發力,促進資金向重大項目、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流動,切實發揮了財金聯動對擴投資、穩經濟、提效能、促轉型的重大作用。”山西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在財金聯動的實踐探索下,財政對新興産業、農業等重點發展領域的支援方式得到持續創新,進一步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比如,安徽省財政出資500億元設立省新興産業引導基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撬動作用,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向全省十大新興産業領域。同時,將天使母基金和主題、功能母基金投資安徽省的最低金額,降至引導基金出資額的1倍至1.2倍,並放寬返投認定範圍。

廣東充分利用基金、擔保、保險等金融手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海上牧場建設。其中,支援設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2023年初累計完成漁業項目投資12.27億元。對符合“雙控”標準的水産養殖類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省財政給予1.5%的保費補貼。今年一季度,廣東水産養殖類擔保放款項目89筆,貸款金額1.17億元。

“財政金融政策聯動通過引導機制、擴張功能和杠桿效應,可以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賦能,助力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和科技創新,為培育新經濟新産業、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民生工程等提供有效支援。”俞明軒説。

財金聯動進一步拓展了部門間協同發力的空間和路徑,推動各方在穩經濟上擰成“一股繩”、幹出新成效,進一步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比如,陜西財政部門創新探索“保險+期貨”落地新路徑,實施“交易所+財政+金融機構+農戶”多方共同參與的試點模式,通過大力爭取鄭州、大連等商品交易所支援資金,積極引導期貨公司、保險機構在試點工作中合理出資,投保農戶配套自繳,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在減輕財政負擔的同時,為當地農業産業發展提供更多風險保障。

“快服貸”是福建聚焦小微企業、外貿企業、科技型企業等依託財政風險分擔政策推出的系列金融産品。福建財政部門通過整合設立政策性優惠貸款風險分擔資金池,對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可能存在的風險損失分擔比例最高可達50%,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援,形成了“財政+科技+金融”的有效模式。截至4月10日,福建“快服貸”産品累計投放306.3億元,惠及企業超萬家。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財政和金融是調節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政策工具。從宏觀層面來講,財政政策跟貨幣政策的搭配和融合,主要是從財政結構和貨幣總量上進行優勢互補,實現共同調控。進入後疫情時代,我國要進一步提振實體經濟信心,持續促消費、穩就業、保增長,離不開財金聯動持續發力,不斷釋放穩經濟綜合效能。記者 董碧娟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財金協調聯動精準穩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