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原州區戰國秦長城博物館開館

“人挑驢馱、夯土築墻,在目之所及的視野裏,一道厚實的黃土墻從平地上隆起,向遠方延伸。”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和“寧夏長城保護宣傳日”,固原市原州區戰國秦長城博物館正式開館,該館以音視頻的方式展現古代修建長城的場景。

博物館內,一件件製作精美的青銅器、陶器,展現出早期人們生産生活風貌。展出的1100多件文物中,保存完整的陶制排水系統,反映了戰國時期人們對長城保護的重視。

“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原州區文物管理所負責人殷同東説。戰國秦長城在建造過程中,順應山、江、河的起伏與走向,連續的高墻與敵臺、關城隘口、烽火臺以及多級城堡等建築單元相結合,以關城為軍防核心、以墻體為禦敵主體,成為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戰國秦長城以壘石築墻和夯土築墻為主,固原戰國秦長城為黃土夯築墻體,採用“先施塹削後加夯築”的建造方法,利用自然溝邊突出部位,將內外側進行塹削處理,形成收分極小的矗立陡壁,再在上方加築夯土墻壁,或以自然河溝為依託,通過塹削河岸山崖構築墻體。

寧夏境內的戰國秦長城整體呈東北—西南走向,途經固原市所轄的彭陽縣、原州區、西吉縣。墻體外高內低、外陡內緩,易守難攻。固原戰國秦長城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戰國秦長城之一。其中,戰國秦長城原州區段因保存較好、墻體高大、墩臺密集、壕溝完整成為典型代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研究我國古代軍事防禦、民族交流、社會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實物資料。

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以戰國秦長城為紐帶形成的長城文化,將中原和西北邊疆緊密連接起來,在固原交匯交流交融,共同促進了長城兩邊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生活在長城內外的各族人民把長城兩邊視作自己的故鄉,農耕和遊牧民族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促進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

“秦昭王修長城後,歷代中央王朝大規模移民實邊,中原先進的生産技術和生産方式對遊牧經濟産生了重要影響,各王朝長城地區實施一系列優惠政策,輸入中原的種子、農具等生産生活必需品,派出大量能工巧匠等,推動了邊地遊牧民的經濟發展。”殷同東介紹。

為了加強文物保護利用規劃,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讓文化遺産資源“活起來”,原州區投資建成以長城文化為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採用文物展示、專業人員講解、音頻重現、場景設置等方式,幫助人們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長城文化歷史,長城內外人文風貌。

“通過博物館內設置的‘長城雄風今猶在、西陲邊塞迤千里、故塞雄關綰三鎮、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兩邊是故鄉’五部分展示內容,向人們開啟通向2000多年前戰國秦長城的‘神秘通道’。”原州區文物管理所副所長劉興貴介紹。

“長城的各建築單元並不是單一的,而是根據軍事職能的相互補給,彼此關聯。由墻體與沿線城堡共同構成的長城防線,通常在空間佈局上以墻體在外、城堡在內的佈局為主,墻體與城堡之間可通過戰墻相接。”講解員指著一幅長城各建築單元示意圖向遊客介紹。

“不到長城非好漢”部分,介紹紅軍長征途經固原時沿戰國秦長城而行,給古老的長城賦予了革命內涵,注入了紅色基因,在這塊熱土上孕育和形成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革命精神。

原州區在修建博物館的同時,不斷強化長城野外管理工作,實施戰國秦長城原州區段搶險加固工程,採取土夯、安裝圍欄、設標識牌等方式,對自然侵蝕和人為毀損部分進行保護。2016年,原州區聘請9名長城保護員,對境內174公里的戰國秦長城、191處墻體、城障等點段,進行分段巡護管理。組織開展研學活動和古跡遊,讓中小學生走進田野了解長城歷史。

“戰國秦長城博物館建成開館,將和固原博物館、西北農耕博物館、須彌山博物館等博物館一起組成博物館群落,盡納千年滄海桑田與歷史風雲,展現當地深厚文化底蘊,成為人們尋根歷史賡續文脈的重要載體。”原州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説。記者 剡文鑫

來源:寧夏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原州區戰國秦長城博物館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