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回訪(三)二〇五所社區:居民有“醫”靠 服務接地氣
“五一”前夕,記者走進在雁塔區電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區衛生服務站二層的中醫館,看到中藥房內,醫護人員正在審方、抓藥;診室外,前來看診的病人有序排隊;診室內,中醫科副主任醫師董建黨正在問診開方。
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了二〇五所社區主要的服務功能區,中醫館正是其中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關懷讓大家倍感振奮。2021年8月,中醫館搬遷新址,不僅面積擴大了10倍,設置了中藥房、煎藥室、治療室等,還新添置40余台中醫治療儀器,每天可以開出400至500服藥,能夠滿足群眾大部分的中醫診療需求。今年2月17日,西安交大一附院與雁塔區共建的國家醫學中心中西醫協同創新中心落戶二〇五所社區衛生服務站,6名專家定期坐診,為居民提供健康諮詢和預防保健指導等服務。
在社區大安能量“益”站,肖雪琴正在選購水果、蔬菜。結賬時,工作人員用肖雪琴的大安“益”智薈積分卡裏的積分抵扣了5元錢。“積分是我平時做志願服務積攢下來的。”肖雪琴説,大家做志願者都是想為社區出份力,讓社區變得更好,沒想到去年社區開設了大安能量“益”站,志願者買東西都可以通過積分兌換商品,雖然錢不多,但是讓大家覺得很暖心。
“我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不斷延伸服務觸角,提升服務能力,把社區各項服務做精做實做細,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好每一位居民。”二〇五所社區黨支部書記嚴春梅説。 (記者 楊春燕)
【記者手記】
強健社區“小細胞” 賦能基層“大活力”
社區,是城市的最小“細胞”,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單元格”。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關係萬家燈火。
一方面,二〇五所社區多渠道“蓄水”,最大限度整合各方資源,再通過社區這個“龍頭”放水,讓群眾共用資源帶來的福利;另一方面,社區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基層治理,通過黨建引領,多元協同共治,把社區打造成共建共治共用的和諧家園,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讓每一位居民都能成為社區發展的參與者、享受者。 (記者 楊春燕)
來源:西安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足跡回訪(三)二〇五所社區:居民有“醫”靠 服務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