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長安回望繡成堆

絲綢是連接東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媒介。數千年來,絲綢産品及其生産技術作為絲綢之路的主角,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唐朝是絲綢生産的鼎盛時期,絲綢的産量、品質和品種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準。大量中國絲綢經中亞的商隊通過布哈拉、撒馬爾罕等商業重鎮集散、轉運,遠銷至歐亞各大貿易市場。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5件完整的蹙金繡織物,讓世人首次目睹了唐代高超的絲綢加工工藝。這批蹙金繡織物凝結著唐代人的智慧和技藝,蘊藏著大唐盛世開放進取、蓬勃向上的活力。

紫紅羅地蹙金繡織物

等級:國家一級文物

戶籍登記時間:1987年

出生年代:唐代

年齡:1000多歲

現住址:法門寺博物館

壹  自盤金線繡真容

1987年,法門寺地宮出土了武則天、唐懿宗、唐僖宗、惠安皇太后等當時的皇室成員供奉的絲綢服飾700余件。這些絲綢服飾包括30多個品類,其數量之多、品類之全、品質之精、內涵之豐富,為唐代絲綢考古所罕見,堪稱中華紡織奇珍。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衣物賬碑詳細記載了這批絲綢織物,包括裙類、衫袍類、皂(罩)類、下蓋類、披帛類、被褡席褥類等。其中,裙類包括武后繡裙、紅羅裙衣、裙衣,衫袍類包括花羅衫、花羅袍、長袖、可幅綾披袍、紋縠披衫、繚綾浴袍等。

法門寺博物館工作人員徐敏傑介紹,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大批唐代紡織品中,尤以使用絲芯纏金線加工的織金錦、蹙金繡最為珍貴。

絲芯纏金線是先用桑蠶絲捻成芯線,再以成形金箔切成的條狀物在芯線上纏繞而成的複合線。由纏金線作緯線起花織成的錦為織金錦;用纏金線在織物上盤成圖案,再用絲線固定而成的繡法為蹙金繡。

蹙金繡在唐詩中時有出現。如張祜《太真香囊子》中的“蹙金妃子小花囊,銷耗胸前結舊香”、杜甫《麗人行》中的“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王建《宮詞一百首》中的“看著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透過這些詩句,人們可以感受到唐代蹙金繡的流行與精美。

沈從文寫《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時,對唐代蹙金繡也有研究提及——“刺繡除彩繡外,加工技法特突破由西週到兩漢延長約千百年的‘鎖絲’法,改進為擘絲成細絨進行‘平絨繡’或‘錯針繡’,且已流行用金銀線平金、盤金及蹙金法。”

然而,蹙金繡這一世界頂級刺繡工藝,若不是因1987年法門寺地宮的發現,可能永遠只存在於前人的文字記載和後人的想像之中。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5件蹙金繡織品,分別為紫紅羅地蹙金繡大團花拜墊、紫紅羅地蹙金繡流雲紋案裙、紫紅羅地蹙金繡半臂、紫紅羅地蹙金繡袈裟、紫紅羅地蹙金繡襕。這5件蹙金繡織物均為國家一級文物,異常精美。它們的布料均為名貴的紫紅羅,裏為柔軟的絹,表面則是用捻金絲繡制而成的大朵紋飾。

貳  盤雕雙袖蹙金絲

在法門寺博物館,隔著玻璃展櫃,看著一件件精美無比的蹙金繡織品,品味唐代詩人關於蹙金繡的名句,那些美人穿綾披紗的風韻神采,仿佛又重現于觀者眼前。

紫紅羅地蹙金繡大團花拜墊長7.5釐米,寬7.1釐米,正面中心為四重寶相大團花,四邊設緣,中部以捻金線滿填釘繡蓮花,再蹙綴于紫紅羅地之上,花蕊有珠飾,外繞方形欄界,四個角隅有相背式流雲紋兩朵,每邊緣繡流雲紋三朵。紫紅羅地蹙金繡大團花拜墊採用蹙金、接針、釘針等技法完成,獨具特色。

紫紅羅地蹙金繡流雲紋案裙腰襟寬16.5釐米,下寬11.5釐米,長7.2釐米,雙層。表層在紫紅羅地上盤繡山嶽、流雲紋,三邊設緣,梯形裙面之上端連有一字形腰帶,其上捻金線滿繡對稱斜列式流雲紋。

紫紅羅地蹙金繡袈裟,雙層,長11.8釐米,寬8.4釐米,通體以捻金線繡飾,四週設緣,條界與欄界均為捻金線釘繡流雲紋,中部界成水田格,格中繡蓮花,四角還襯飾有象徵吉祥如意的金色字符,整個圖案色澤鮮艷,華麗無比。

紫紅羅地蹙金繡襕長10.2釐米,寬 6.5釐米。襕是古代一種上下衣相連的服飾,比較像今天的圍裙。紫紅羅地蹙金繡襕三邊設緣,用捻金線滿繡流雲紋,並用金線界出裙褶,中心繡有四層雲繞山峰的圖案,佈局緊湊和諧,色彩鮮艷柔和。

最有特點的是紫紅羅地蹙金繡半臂。其兩袖展開長14.1釐米,身長6.5釐米,金線盤結成象徵吉祥如意的朵朵折枝花,繡在羅面絹裏的服飾上,甚為艷麗。

半臂是唐代女裝中十分常見的衣著,為一種短袖對襟上衣,有時無袖,沒有紐帶,只在胸前用衣襟上的帶係住,穿時底擺或掩于裙腰內,或圍于裙腰外。按半臂的比例,衣長僅能過胸,很容易體現人體的自然美。唐代那些美人高貴富態的風韻和開放相容的神采在這件衣服上得到完美呈現。

徐敏傑介紹:“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這5件蹙金繡上所用的捻金絲加工複雜,並非單線,而是中間加一根蠶絲線,外面纏繞金絲強捻而成的複合線,每米蠶絲上繞金箔三千捻回。1000多年前,唐代的織工在這種蹙金繡上所用的捻金線的最細直徑僅為0.06毫米,比頭髮絲還要細,尤其在用捻金線圈邊時,如畫家用筆,圓韌挺拔,輪廓線條流暢自然,色澤暈潤由淺到深,堪稱古今一絕。”

參  新絲舊帶親相似

陜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路智勇曾參與了法門寺絲綢文物保護與修復工作。據他介紹,法門寺地宮考古發掘中出土的唐代絲綢,按照類型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皇室貴族的供養品,一般以箱篋形式盛放,主要是絲綢衣物和匹料;另一類是其他物件的附屬品,如包裹金銀器物、寶函的包袱等。

當年主持法門寺絲綢提取和初步保護工作的王㐨曾指出,法門寺絲綢文物的強度和耐折度無論在幹態還是濕態下,都遠比馬王堆、江陵馬山楚墓出土的絲綢文物低很多,保存狀況極差。

2002年,中外文保專家合作一起攻克法門寺絲綢文物的保護難題。路智勇介紹:“隨著中方人員的不斷學習,我們與國外專家一起開展了一系列研究保護工作。在保護技術方面,我們攻克了多層緊密粘連糟朽絲綢織物的揭展難關,針對法門寺絲綢糟朽脆弱的特點,利用機械法成功對嚴重發黴的織物進行了除霉處理。此外,我們還開展了法門寺絲綢捻金銀線、染料、彩繪的科學分析等研究工作。”

如今,法門寺絲綢保護和研究工作還在緩慢而有序地進行。糟朽絲綢文物保護研究工作的特點決定了這項工作週期長、費時費力。

在路智勇看來,雖然法門寺絲綢文物保存狀況差,且出土數量與衣物賬碑上所描述的相差甚遠,但現存的殘片和已揭展保護的衣物,已反映出唐代紡織工藝的高精水準及品種的多樣化。這批文物堪稱現存最精美的唐代絲綢實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蘊含的重要歷史、文化、藝術和科技資訊都極其珍貴。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蹙金繡織物讓世人看到了真正的唐代宮廷刺繡。這種對黃金與輕薄織物結合運用的喜好,反映了唐朝雄厚的經濟實力、精湛的工藝水準與奢華的社會氣象。隨著朝代更疊,工匠們將技藝帶到民間,傳承至今,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中的一項傳統技藝。

2020年,“蹙金繡活化藝術展”聯展舉行,其間展出了唐代宮廷服飾系列、唐代宮廷執扇活化系列、唐代宮廷金銀器紋樣系列作品。2022年,為期11天的東京2022陜西民俗文化節舉行,文化節上展出的唐代蹙金繡文物活化作品受到了廣泛關注。

法門寺出土的絲織品精華,再現了我國唐代絲織工藝發展的高超水準,為研究我國古代紡織史、服飾史提供了實物標本,也揭示了古代中國絲綢能夠享譽世界的原因。研究唐代絲織品對於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中國製造走向世界具有重要啟示作用。本報記者   師念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長安回望繡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