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區

舞劇《門》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關上是歷史,打開是未來”。5月10日至12日,由西演·西安歌舞劇院與易傑工作室聯合出品的舞劇《門》登陸國家大劇院,為首都市民奉獻一部精彩絕倫的“大唐夜宴”。

今年3月底,舞劇《門》在國家大劇院召開的新聞發佈會,官宣了該劇將進行全國首輪巡演,而此次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也是舞劇《門》走出陜西的第一站。

圖片

舞劇《門》(央廣網發 西安曲江新區供圖)

舞劇《門》出自古都西安,推“門”見戲,作品以張萱名作《搗練圖》婦女勞作場面作為開場,通過當今一流的舞蹈藝術家們的傾情演繹,生動地再現了開元盛世長安城一百零八坊的社會圖景和蕓蕓眾生的生存狀態,具有強烈的歷史縱深感與藝術表現力。

據了解,舞劇《門》去年在陜西大劇院亮相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而在剛剛過去的4月,該劇在西安廣電大劇院的兩場“熱身”演出,不但又一次將“唐風”IP推向高潮,還成為了“五一”期間全新的流量密碼。很多來西安的遊客紛紛表示,看過《門》,才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夢回大唐”。

圖片

舞劇《門》(央廣網發 西安曲江新區供圖)

“《門》是藝術之門、復興之門,也是打開我們近代舞劇解構方式的一扇門。作為老牌國有院團,我們不但要做好本土歷史文化的傳承,還希望借助舞劇全國巡演契機,向全國講述大唐故事,樹立文化自信。”西安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西安歌舞劇院總經理趙鵬説,希望這部舞劇能夠打造成為西安的文藝新名片,持續助力陜劇影響力走向全國。

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專程抵北京,為舞劇《門》的全國巡演送出自己的祝福。“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劇了。”于賡哲説,《門》雖然是唐代主題的舞劇,但所傳達的不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它是一種古今人物心靈的交通,傳達的是一種意境,讓唐味瀰漫、滲透到我們的心田中,精巧的舞美、高超的舞技所要傳達的是一種類似印象畫派那樣的感受,即將觀眾的感官感受放在了第一位,不是完全地寫實和復古,而是把客觀自然再現轉向主觀精神表現,所以它的魅力不僅是優美和雅致,還有一種沁人心脾的唐味,説不清道不明,但這種唐味會瀰漫每人的心田。“通過這部舞劇,讓更多人關注長安文化與底蘊,解構大唐的歷史與榮耀,這也是我對這部劇最大的期望。”

圖片

演出現場(央廣網發 西安曲江新區供圖)

演出現場,劇院內座無虛席。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時而驚嘆不已時而掌聲陣陣。演出結束後,一位觀劇的北京市民激動地説:“七年前,我也是在這裡欣賞了由西安歌舞劇院創排的民族舞劇《傳絲公主》,七年後的今天,舞劇《門》給我帶來的震撼更是史無前例。從《傳絲公主》到《門》,作為一名觀眾,讓我看到了這個院團堅持不懈的努力與變化,也讓我更加感覺這部劇對於唐文化更深入的挖掘與解讀。脫離帝王將相,王公貴族,反映唐朝普通人物的故事更有一種親近感,這場大唐煙火,愛了。”

對於剛剛結束的演出,舞劇《門》的總導演易傑笑言這僅是“打贏的第一仗”,《門》從誕生到今天,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這些“不容易”也成為劇目後續精打細磨的寶貴經驗。“要把舞劇《門》每一次的演出當成首演來看待,這樣我們就能在每次的演出中看到不足而去改善,這也是保持舞劇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

而對於舞劇中“門”的含義,易傑也在笑言中給出了答案。“門”是我們用舞蹈語匯講故事的一個切入點和不斷深化主題思想的“挖掘機”。舞劇《門》想要表現的不是“獨門獨戶”的人和事,而是大唐長安城一百零八坊的蕓蕓眾生。推開一扇扇門,有庵門裏的老尼,還有宮門裏的宦人;有寒門乞兒,還有豪門司徒;以及出入塞門的刀客等各色人物;全方位地展現長安坊間人物的不同命運。同時也是家門、坊門、城門、國門……也是一扇扇心扉。這也契合舞劇的中心思想:關上是歷史,打開是未來。

圖片

《門》全國巡演排期(央廣網發 西安曲江新區供圖)

據悉,除了國家大劇院外,舞劇《門》將於6月9日在上海參加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終評演出,隨後在廈門、深圳、泉州、中山等地進行巡演。(曲江新區供稿)

來源:央廣網客戶端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舞劇《門》在國家大劇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