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時光修復者

楊景龍的辦公室只有三四平方米,裏面擠著一張表面褪色的辦公桌,書櫃裏塞滿了書籍,門邊角落的小櫃子裏面堆滿了各類雜物。而在這裡,他從來不覺得狹窄或者壓抑。因為,他的關注點更多在桌上那一方電腦螢幕上。

查閱資料,比對圖片,寫報告,這些是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技術部主任楊景龍在辦公室裏忙碌的基本內容。他工作起來心無旁騖,小小的辦公室總顯得有些淩亂。一本榮譽證書被“冷落”在櫃子的一角,落滿灰塵。

“那是在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的。”4月27日,面對記者的提問,楊景龍不時看一下電腦螢幕,“這裡有點亂。我平時大部分時間在修復室,要麼就外出修文物,回辦公室就得在電腦上忙活,經常顧不上收拾。”

從厭煩到熱愛

1993年楊景龍參加高考時,在志願表上填報了電腦專業。當收到西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他才知道自己被調配到文物保護技術專業。

只要能上大學,學啥都行。楊景龍想。

西北大學是全國第一所開設文物保護技術專業的高校。當時,甚至文物保護系統的許多人對這個專業都沒啥概念。

在學校主要是理論學習,實驗室很簡陋。楊景龍幾乎沒見過什麼文物:“清理銅錢,是我第一次動手‘修復’文物。”

文物修復是多學科交叉的專業,涉及歷史、考古、物理、化學、地質、生物、美術等多方面的知識,比較枯燥。畢業時,楊景龍仍然對文物修復興味索然。“文物修復需要萬分細心,一毫一厘地清理、加固、補配、全色,同樣的動作需要重復無數遍,每天對著無生命的東西,繁瑣且漫長。”楊景龍坦言。

1998年10月,楊景龍來到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開始從事文物修復工作。他修復的第一件文物是彩繪陶俑,陶俑表面色彩“脆弱”,稍微一碰就掉色。

“當時,我不在單位,是其他人先修復的,但效果不好,不是繼續掉色,就是炫光太明顯。”楊景龍説,後來他按自己的想法重新配製藥品,進行著色保護,經過一個上午的修復和一個星期的觀察期,修復效果非常好。

這次修復,讓楊景龍感到很自豪。

之後,在一次次修復工作中,看到一件件文物在自己手中重新煥發光彩,楊景龍對職業的認知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逐漸把工作真正當成事業幹。

“文物修復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除了要對破損的文物進行修復,還要做好前期取樣調查、原文物的各種材料分析檢測和工藝研究等,針對每一件文物量身打造修復方案。”楊景龍説。

認知的變化帶動了思想的變化,楊景龍決定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遺産保護者。

參加2022年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時,楊景龍修復的是揭取下來的山西明清時期的寺觀壁畫。壁畫修復面積不到1平方米,但起甲特別嚴重,修復難度極大。比賽全程14個小時,除了吃飯用去半個小時,他一刻不停進行修復。壁畫經修復後,畫面清晰,起甲和其他病害得到徹底治理,缺失部分得到補配。“修復結束後,腿都不會打彎了。”楊景龍説。

文物修復不僅是技術活,還是體力活。楊景龍説,上大學時全班22個人,現在還在文物修復一線工作的只剩他一個人了。

慢工出細活

刷子、毛筆、鑷子、尺子、棉簽、油畫刀、牙鑽……在文物修復室,楊景龍的操作臺上擺放著一排排工具。這些小東西看似沒什麼“技術含量”,但要嫺熟地通過它們與文物打交道,一般情況下沒有三五年時間入不了門。

修復文物,楊景龍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這行講究慢工出細活,要求修復師既有高超技藝,又要全情投入,這樣才能確保在修復過程中不對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絕大部分文物保存狀況比較差,有些打眼看去就傷痕纍纍,有些表面看起來品相不錯,其實“內傷嚴重”。“遇到複雜的保護修復案例,需要查閱各種資料,聘請專家開會研討,進行沙盤推演,再模擬修復,直到完全放心才敢實際操作。”楊景龍説。

2011年,楊景龍受邀對新疆庫木吐喇石窟壁畫進行保護修復,那次的修復對他來説是一次挑戰。56窟壁畫修復難度極大,其中一處開裂壁畫長1.5米,寬1.2米,還有很多橫裂縫,開裂的地方人都可以伸頭進去,手還夠不著頂。楊景龍和團隊成員從沒有遇到這麼複雜的情況,一些人對此望而卻步。

每件文物都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修復的程式、材料、工藝等所有細節如果有任何不到位的地方,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楊景龍站在腳手架上對著壁畫,一盯就是幾個小時。“這片壁畫在薄墻皮上,修復工作一環套一環,如果一個環節跟不上,就會出現大事故。每個環節完成的時間很緊張,甚至需要按秒計算。”楊景龍説。

在正式開始修復前,楊景龍三天三夜幾乎沒有休息,忙著制定方案,模擬修復過程。修復當天,在他的指揮下,團隊成員齊心協力,對壁畫進行加固、支頂等。當支頂螺絲桿轉動到最後一下,楊景龍大喊“停”時,大家禁不住歡呼起來。

2018年至2019年,楊景龍花費兩年時間修復了一件不到1平方米的昭陵段簡璧墓壁畫仕女圖,這是他修復時間最長的一件文物。

在他的努力下,幾百塊完全看不出部位的碎塊完整復原,一位身著華服、面容嬌美、手持搖扇、體態豐盈的女子躍然呈現。

楊景龍耗費近5年心血,經過反覆實驗、查閱資料、幾易其稿,完成了學術專著《唐墓壁畫保護修復研究》。這是咸陽市第一部文物科技保護修復專著,系統介紹了唐墓壁畫的科技保護修復及楊景龍在新工藝、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讓咸陽文物科技保護修復水準上了一個新臺階。

讓文物“重生”

從1998年修復第一件文物開始,20多年來,楊景龍始終堅守在文物修復工作一線。在文物普查、革命文物調查、石窟寺調查等工作中,他踏遍咸陽轄區所有文物點,為陶質彩繪文物、金屬文物、墓葬壁畫、石窟寺壁畫、寺觀壁畫、磚石質文物等400多件(組)文物進行保護方案設計、科技保護與修復,使一批又一批瀕臨消失的文物重新“活”起來。

修復文物急不得,但尋找文物修復人才迫在眉睫。

咸陽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吳寧表示,咸陽有各類可移動文物幾十萬件,但是因為文物修復人才短缺,大量文物只能在倉庫裏保存,不能進行陳列展出,尤其是研究秦代和唐代的大量資料目前還處於封閉的狀態。

為了培養接班人,做好“傳幫帶”工作,讓文物保護修復事業一代代傳承下去,楊景龍一直在與高校文博專業人士和文物愛好者合作,通過開展專題講座等活動,普及文物保護修復知識。

別人稱楊景龍是“大師”,他卻説自己是一名普通的“手藝人”。靠著一雙巧手、一對慧眼、一顆匠心、一腔熱忱,楊景龍走出了一條讓破損、殘缺文物獲得“重生”之路。

“三秦大地文化遺産非常豐富,眾多的文物記錄著中華民族悠長壯闊的歷史,承載著中華兒女生生不息的精神。我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們感受文物之美、體會文化之韻。”楊景龍説,文物保護和項目研發刻不容緩,解決文物保護修復中的難題,能有效保護文物,延緩文物“衰老”。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子孫後代能看到這些一手資料,讓文明通過文物這一載體傳承下去。

3月26日,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在山西太原共同主辦了2022年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楊景龍在大賽中獲得壁畫彩塑文物修復師項目一等獎。

“這個成績讓人驚喜,但只能是對過去的總結,不能老是惦記著,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幹好手上的事。”楊景龍説。

楊景龍現在“手上的事”主要有兩件:一件是帶領團隊參與各種文物修復工作,一件是做市級重點項目——“三防型”褪色古建彩畫顯色保護劑研製及應用。

來源:群眾新聞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時光修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