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陳英傑:“無名之輩”閃爍人性光輝
一件看似毫不起眼的手機殼,會經歷怎樣的旅途?它也許來自深圳工廠中忙碌繁雜的流水線,卻在審美快速更疊的時代被拋棄,最終淪落為難以售出的“尾單”,被一個渴望在大城市立足的年輕生意人收下,出現在了華強北喧囂嚷鬧的夜市地攤上,讓川流不息的行人挑揀……
不止于手機殼,你身邊唾手可得的物品,目之所及的貨物,它們是否穿越了大半個中國,經過無數雙手的流轉,才抵達了你的生活?也許,這些疑問在一部高分紀錄片——《這貨哪來的》中,能夠找尋到答案。
“它們悄無聲息,微不足道,卻又無處不在。它們跨越了萬水千山,來到你我身邊……”導演陳英傑標誌性的“煙酒嗓”響起,只是這一次呈現在觀眾眼中的,不是燒烤架上被烤得滋滋冒油的烤串,也不是露天廣場上吃得大汗淋漓的食客,而是狹小的倉庫裏堆成山的貨物、工廠中高速運轉的生産線,以及萬千貨物背後那些小生意人的百態人生。
少了美食的抓手,沒有了令人口水橫流的畫面,由《人生一串》原班人馬打造的紀錄片《這貨哪來的》,仍然斬獲了9.1分的豆瓣高分,更在播出平臺B站上收穫接近滿分的9.8分。這些處在商業鏈中下游的中小賣家的瑣碎日常,到底有著怎樣的魔力?總導演陳英傑接受了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的專訪,談及這些打拼的小人物為何總能讓他和團隊著迷不已時説:“他們的故事,總會觸發觀眾或者創作者的思考,那就是——我該如何生活。”
從“串”到“貨”
記錄“無名之輩”的萬丈光芒
這是一部講述中國“電商江湖”的紀錄片,但《這貨哪來的》裏所選取的人物絕對能夠跌破大多數人的眼鏡。因為片中所展示的是數十位小賣家的生活故事,是小本買賣生意門道的煙火人情。
譬如,在華強北貿易過名錶、在坂田北街頭倒騰過玩具、如今在處理手機殼尾單的伊哥,他腳踩塑膠凳子,在深圳夜市的街頭顯得鶴立雞群,遊刃有餘地應對著千奇百怪的顧客;在地圖都無法顯示的雲南山腳下的小工廠裏,毛哥頂著剛剛做好的卡車床墊,一晃一晃地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他和妻子收集了全國各式卡車的數據,以求能為司機解決睡覺的難題;在“中國不銹鋼雕塑之都”河北曲陽,“打料老三”楊紅岩正和著動感的音樂節奏揮舞大錘,重重打向手下的不銹鋼片料……這是屬於小生意人的喜樂悲歡,是生意江湖中最市井的人生軌跡。
其實,在啟動《這貨哪來的》拍攝之時,陳英傑和團隊正在蟄伏休養。彼時《人生一串3》收官不過數月,他們也想停下腳步思索和休整。但一通電話帶來了關於“貨”的故事和這些圍繞著貨物生存打拼的人們。
“在商業繁盛的今天,大家對貨品並不陌生,但是背後的設計、生産環節,包括哪些人在操持這樣的行業,就比較陌生了。”陳英傑説,這首先解決了紀錄片的資訊量的問題,足以讓觀眾産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拉扯感”,“這是一個提升紀錄片觀感的先天優勢”。
可在“資訊量”之外,更讓陳英傑和團隊心動的理由,就是這些在電商行業中“螺絲釘”一樣的小角色,他們身上充滿的野生而蓬勃的生命力,在市井生活中打拼得來的人生智慧,更讓團隊傾心不已。
《這貨哪來的》中選取的人物故事,有學業無成的貨車司機,年少時就奔波在卡車顛簸的駕駛室中,最終成了卡車床墊的設計生産者;有特立獨行的內衣店家,在直播中不斷輸出兩性關係的“金句”,給內衣取富有詩意的名字;還有成為了“滬漂”的海歸人,他在自己成立的搬家服務公司中見證數百個“滬漂”的家庭故事……鏡頭聚焦的商家店主,恐怕難以稱為“成功人士”,卻是身處困境卻擁有心氣的人。
這種品質,陳英傑更願意將其稱為“韌性”,而他所拍攝的人物大多都具有這一特性。從“串”到“貨”的拍攝中,這些人在不同的天地中野蠻生長,謀一份生計也闖一分希望,活成了大多數人常規想像之外的樣子。“這種人性的光輝、野生的力量,是我們特別推崇的。在拍紀錄片的過程中,我發現真實的世界並不缺乏此類人和故事,我們要做的不是如何去把握它,而是發現它。”陳英傑説,紀錄片中的人物,他們也許沒有受過好的教育,卻靠著完全野生的力量,將命運牢牢攥握在自己的手中。“那種‘我命由我’的感覺,真的特別吸引我。像石子又像野草,雖然微不足道,卻堅硬頑強。我認為,這也是應該大書特書的一種人格力量。”
“百萬文案”背後
為生意江湖找尋情感落點
將時光倒回2018年的仲夏之夜,一部帶著厚重油煙氣息、“老炮味兒”十足的紀錄片《人生一串》在B站橫空出世,憑藉粗糲的畫風,獨闢蹊徑地將視角聚焦在燒烤這類美食上。而後,該系列紀錄片延續了一貫的“江湖”風格,將足跡逐漸蔓延至全國各地,走遍了30多個城市的500多家燒烤攤。《人生一串》的走紅,也讓觀眾看到了在常規紀錄片以外的另一種風格敘事,感嘆“原來紀錄片還能這樣拍”,更呈現了鮮活野性、無所拘束的市井江湖。
可是,當沒有了美食這一抓手,當鏡頭要從肉嫩料足、滋味無窮的雲南昭通牛肉小串,焦嫩適度、滋味鮮美的新疆尉犁烤全羊,長竹籤串、大火盆烤的涼山小豬肉,突然轉換到工廠中埋頭苦幹的工人、流水線上整齊劃一的商品……這對於觀眾來説,可能會失去一種“天然”的吸引力。
但神奇的是,就算不講美食,陳英傑及其團隊講述的故事中總會有一種濃烈而獨特的風格。不少網友將其稱為“串兒味”,這也許來自片中詼諧感滿分、江湖氣息滿滿的文案。早在《人生一串》誕生伊始,就被讚為“百萬文案”,而這種風格敘事,觀眾仍能在《這貨哪來的》中找到熟悉的氣息。
陳英傑坦言,在決定拍攝“貨”這一主題時,他也考慮過是否能夠通過強調文案的方式,去達成觀眾的某種“爽感”。“我還專門去研究,像是‘幽默産生的方式有多少種’的文章,我看了很多。”可到了“實戰”之時,到了機房中剪輯的片刻,陳英傑發現還是要跟著片子本身的流動,把這種真正蘊藏在普通商品或者普通人生中那種不易覺察和分辨的亮點提出來,“要順勢而為”。
當然,相較于美食這一普羅大眾都能輕鬆理解的主題,“貨”裏面蘊含的專業行業術語和內行才懂的規則,讓創作團隊費了不少心思。這要求撰寫的文案不僅要深入準確地把握行業的“脈門”,更要通過清晰有趣的言語傳遞給觀眾。
陳英傑特別提到分集《體面提貨點》中,花了大量的篇幅來講述殯葬行業的從業者。其中,就有紙扎手藝的第三代傳人邢濤,豪華遊艇、拉風跑車、炫酷遊戲機、智慧電子設備……頗具現代風格的紙扎,從他手中誕生。
“其實,一些喪葬文化是頗具爭議的。片子裏面講了個‘托夢’的故事,我記得當時有句文案,説的是‘雞飛狗跳的鄉土幽默背後,卻是對相伴時光的深切懷念’。一下就能讓人理解到,這種民俗文化存在的意義,其實寄託著人們的情感聯繫。”這種“水到渠成”式的煽情,讓“貨品”背後蘊藏的百態人間,有個紮實的、讓觀眾可以共鳴的落腳點。
細觀之下,還能在分集的標題中看到創作組更為柔細的“小巧思”。縱看幾集的題目,如《美學大賣場》《舒服供應鏈》《治喪救助站》,能在其中感受到一絲不易察覺的“錯位感”。陳英傑説,這是節目組想要表達的荒誕又趣味的點,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小設計”,都是“百萬文案”誕生背後的冰山一角。
回看導演陳英傑及其團隊的創作路程,似乎總將目光投射到“邊角碎料”般小人物的身上,將他們的海海人生訴説得動情而美妙,將他們身上最寶貴的品質描述得真誠而閃光。
也許,他們只是沉浮時代中的“毛細血管”,是凡塵俗世中的匆匆旅客,是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一群人。可在紀錄片的鏡頭之下,他們奏起生命最肆意的樂章。他們的故事,也成為了萬千世界裏平凡人的縮影和折射。
在《這貨哪來的》評論區中,曾有一條高讚的評論,寫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鏡頭裏的大家都活得好用力,即使最不起眼的,一旦被凝視和探究,也有江河與湖海。”(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實習生 王邵佳)
來源: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導演陳英傑:“無名之輩”閃爍人性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