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打卡”陜西文藝演出“地圖”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4月22日晚,驪山腳下,濛濛細雨中,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如期上演。從19:30首場開演直至23:40第三場落幕,3場演出中,亞洲最大的山體投影、長達23米的夢幻變色水幕、璀璨的煙火與燈光配合著演員們的傾力演繹,讓觀眾沉醉在這絕美的故事和畫面中。

“太震撼了!看了之後才知道網上説的‘絕美的視覺盛宴’‘值得怒刷N遍’一點不誇張!”來自山西的遊客李玉忠為了看《長恨歌》早早就開始訂票,並且專程預留一天時間在臨潼遊覽,“雖然第三場時間有點晚了,但演出依然很精彩,演員們很專業也很辛苦。第一次雨中看演出,沒想到效果特別好,有機會一定還會來的。”

“4月20日開始,遊客量陸續增加。目前,《長恨歌》每天演出3場,接待遊客約9000人次。由於旅遊市場的恢復,今年‘五一’假期遊客人數肯定會高於往年同期。假日期間,《長恨歌》的演出時間會有所調整,每晚將增至4場,更好地滿足遊客需要。”據華清宮景區品牌文化部經理李寅鵬介紹,假日期間,華清宮景區預計接待遊客20萬人次,日均接待人數在4萬人左右。

為做好假日旅遊接待工作,近日,華清宮景區已提前對各項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制定安全應急處理預案,組織開展全園安全檢查,在公交線路、景區週邊主道路提供講解、免費諮詢、引導服務,對景區門前道路進行劃分,對通行車輛進行分流,景區周邊6個停車場近萬個車位全部啟用,保障遊客舒心出行。

“假日期間,不僅《長恨歌》將增演,《12·12》西安事變演出每天也將增至7場。此外,景區在4月22日至5月21日期間舉辦首屆花神節,將開展古琴表演、霓裳羽衣舞等唐風演藝和唐宮大集等活動,讓遊客沉浸式領略一場古風國潮盛宴。”李寅鵬説。

演藝從來都不是單純的特色表演,而是一種建構文化原真性的重要方式,是旅遊目的地主動建構並展示地域傳統文化的嘗試,是地域傳統價值觀的現代詮釋過程。近年來,除了遊客入陜必看的《長恨歌》外,展示千年絲路輝煌的《駝鈴傳奇》、再現大唐迎賓禮儀文化的《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也成為市民遊客的新寵。

可移動觀眾席、47項舞臺發明專利、駱駝和“蒼狼”的“出演”、從波斯到羅馬的西域神秘景致、數千噸水一瀉而下的室內瀑布……各種奇思妙想和現代科技的加持,讓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實景演藝《駝鈴傳奇》格外精彩。據該劇宣傳人員介紹,隨著假日的臨近,前來觀演的旅行團日益增加,演出一線非常忙碌。

以城為景,以墻為臺。依託西安城墻通過行進式錶演再現盛唐最高禮儀和大國風貌的《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自公演以來深受市民遊客喜愛,已成為陜西迎接海內外遊客的至高禮節。2023年度《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從文物保護、文化傳承、燈光舞美、服務品質等多方面進行了全面更新和優化,預計于“五一”假期與觀眾見面,讓市民遊客更好地領略大唐盛世的波瀾壯闊。

除了旅遊演藝,最能體現一個城市文化氛圍的,莫過於城市各個演出場所的常態化演出。從吸引無數觀眾和粉絲奔赴西安的央華版話劇《如夢之夢》,到全景式展示陜北人文風情的陜北民歌特色演出《印象陜北》,從“五一”假期將與觀眾見面的古裝宮廷懸疑話劇《狄仁傑之月夜金魂》,到以白居易詩作為藍本創作的唐詩古典音樂劇《琵琶行》,從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劇場的“西安天天有秦腔”,到大唐芙蓉園裏常態化演出的西安鼓樂《鼓》,從國內13家劇院23部劇目輪番上演的第八屆西安國際兒童戲劇展演,到多部經典戲劇作品匯聚的首屆西安浐灞·保利戲劇節……

這個假期,來西安,在古老的長安城裏體驗秦風唐韻的源遠流長,在時尚的西安城中感受東西方文明的和合交融,在精彩的演出中“打卡”你所不知道的陜西文藝演出“地圖”吧!記者 柏樺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打卡”陜西文藝演出“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