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十大考古新發現探秘之三|黃河岸邊的史前石城有玄機

小玉梁、石門墕、城墻圪垛……這是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碧村及其周邊的村民老輩兒延續下來的叫法,它們似乎是古人留下的線索,指引後人去探秘。

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近日在北京揭曉,山西興縣碧村遺址成功入選。專家們認為,這是晉陜大峽谷東岸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史前石城,佔據河套石城文化圈向中原過渡的前沿要地,是展現以中原為中心的中華多元一體文明形成軌跡的重要窗口。

三面環河鄰溝的天險地勢、高等級建築四週砌築護墻、內外雙重城墻、城門雙甕城結構,作為碧村遺址考古項目領隊之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華夏文明研究所所長張光輝這樣總結這座石城的防禦體系。

“該城址展現出層層設卡、處處把關、謹慎佈防的結構。”張光輝説。

這座石城遺址位於黃河與其一級支流蔚汾河交匯處,城內殘存面積75萬平方米,主體年代相當於龍山時代晚期及二里頭時代早期。

小玉梁地點是高等級核心建築所在地。這是一個四週砌築護墻的高臺,鼎盛時期臺上建造著以大型連間房址為核心的石砌建築群。東、南護墻保存較好,墻體厚約3.2米,由兩堵厚度均為1.6米的石墻拼合而成。高臺一角還有附屬設施,通過臺階可上到護墻上瞭望遠方。

在石城中部、東部分別修築內、外雙重城墻及城門,控制通道。石門墕地點為內城墻及城門,城墻圪垛地點是外城墻及城門所在地。

最引人注目的是,外城門址南北跨度74米,東西進深48米,由三個石包土芯大墩臺圍合成“品”字形,墩臺附近設置多個門塾和障墻,形成內外雙重甕城。通關進城時,需經半圓形墩臺外側夾道,進入第一道甕城,迂迴前行,經過第二道甕城後,方可抵達城內。

“外城門址保存較完整、結構嚴密、形制規整,具有明顯的防禦性質,是認識中國史前及先秦城門佈局的重要案例。”張光輝説。

碧村遺址中大型建築遺存表現出“以中為尊”的禮制特徵。

張光輝介紹,高等級核心建築位於碧村遺址中心高臺上,3700多平方米的院落裏,以大型連間房址為核心,這裡應該是鼎盛時期的宮殿,而平民百姓則居住在坡地上。

建築等級性還體現在,大型連間石砌房址秩序井然,以其中一座房址為中心,兩側房址依次向西縮進式分佈。墻體、灶址規劃與所屬房址面積成正比,等差設置。例如,中心房址內灶址直徑為2.6米,兩側房址內灶址直徑在1.7米左右。

除核心建築外,外城門也體現出明顯的“以中為尊”的建造思想。外城門南北對稱,城門內兩座甕城中軸對稱。

“這些大型建築承襲了早期高等級圍墻院落中軸設計的思想和佈局,並延伸出一門多道門址配置方式,奠定了早期宮殿建築的基本模式。”張光輝説。

多學科研究表明,因交通便利等原因,4000多年前碧村先民在此聚集,形成了粟為主、黍為次、大量養殖豬羊牛的農業經濟,為其擴土建城打下良好基礎。

西元前2200年至西元前1700年間,碧村遺址核心區小玉梁地點經歷了由初興到衰落的聚落變遷。最初小玉梁建築為一組南向土構房址,但在鼎盛階段被廢棄,取而代之的是一批與地形走向一致的西向石構建築群。

“先民們為了擴展居住範圍,形成更大活動空間。”張光輝説。

為建造核心建築,碧村先民有規劃地從山下採石,運往山上砌築城池。他們在裸露的石墻表面塗抹約10釐米厚的草拌泥,並在地面鋪設厚實的白灰,增加高等級建築室內居住的舒適度。

在修建城門、宮殿等大型建築時,碧村先民還有組織地從外地運輸大量黏性較強的褐土,夯築墩臺和土坯墻體。

“這表明城址主人有強大的社會組織和協調能力,對建造這座石城非常重視。”張光輝説。 記者:王學濤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十大考古新發現探秘之三|黃河岸邊的史前石城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