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沿河:築牢生態強底色 描繪發展新圖畫
“這兩天正是採茶的時候,我每天都要來,一天可以採四、五斤茶青,可以收入一百多元。”近日,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志強村村民周紅嬋説,茶園“返租倒包”大戶張金華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正搶抓時節,組織茶農們忙採摘春茶,在保證茶青品質的同時,確保自家茶園做到應採盡採,提高茶園的經濟效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在沿河城鄉幹部群眾的眼中形成共識。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沿河最鮮明的底色和最寶貴的財富。
“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理念作為統攬,以構建良好生態環境為經,以發展綠色産業為緯,變生態為業態,幫助當地民眾吃上生態飯、旅遊飯;借力産業化融合改革,激活綠水青山的發展潛能;構建‘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逐漸探索出一條高品質綠色發展之路。”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委書記羅洪祥告訴筆者。
山間栽下“搖錢樹” “芳香經濟”拓寬致富路
青山賦予了沿河綠的底色,碧水則滋潤著這裡的人民生命、智慧和靈氣,二者是這片革命老區紅色土地可持續發展的不竭源泉。
“在採茶時,要實行先達標準的先採,小的繼續留養,不能大、小、老、嫩一把採。在採茶時用拇指和食指夾住新梢擬採摘部位,食指向上稍微著力,略為一提,即可採摘。另外在採摘時要保持芽葉的完整性,不傷芽葉,不採老梗、老葉。上下左右兼顧,眼到手到,方為合格。”連日來,沿河各地搶抓春季茶葉採摘有利時機,邀請茶葉技術專家在後坪鄉盛豐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茶葉科技示範基地舉辦茶葉採摘技術培訓會。
培訓現場,貴州農源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陸寒風就茶葉如何適時採、標準採、留葉採和分級加工、提高茶加工水準、提高茶農採摘品質、提高茶園科技管理水準等進行了詳細講解,並現場演示。
“以前我們來山上採茶是拿一隻手採,一天最快的話,也只能採兩斤多,現在老師教我們用雙手採,速度明顯就快了很多,一天能夠採四斤,採得又好又快。”後坪鄉斯毛壩村村民寧良瓊説,通過培訓,使茶葉種植戶及茶葉加工廠技術員增加了做好茶葉的信心,充分認識茶葉合理採摘的重要性,更好地掌握了茶葉合理採摘及加工工藝技術,真正實現茶農增收促管,企業增效促質,確保了茶葉産業健康快速發展。
“經過這幾天專家的培訓,不僅增加了群眾採茶的數量,提高了收入,也提升了我們茶葉的下樹率和品質,從而提高了我們茶産業的效益。以後我們也會組織採茶工練習雙手採茶,讓大家養成雙手採茶的習慣,把産量提上來、把採茶工的收入提上來,我有信心把茶産業做好,帶領群眾致富,助推鄉村振興。”盛豐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小華説。
沿河茶葉栽培歷史悠久。截至目前,全縣茶園總面積15.81萬畝,投産茶園面積14.48萬畝,實現産量1.38萬噸,實現産值13.89億元。
近年來,沿河不斷挖掘蘊藏在綠水青山中的生態價值,牽引帶動的品質農業等生態特色産業蓬勃發展。同時,已建設農産品電商供應鏈雲倉體系,在各鄉(鎮、街道)優化本區域的電商便民服務站,統籌推進各鄉鎮(街道)的電商工作,相關平臺已嫁接並運營順暢,引導支援農民利用快遞網路發展農村經濟,推動農産品出村進城。
據統計,自發展電子商務以來,該縣農産品網路零售額累計已達1.4億余元,2022年農産品網路零售額達2281萬餘元,同比增速44.12%,全省增速排名第39位,預計2023年農産品網路零售額將突破3000萬元大關。綠水青山孕育出的生態産品使該縣山區民眾在共建、共用、共富之路上走得愈加踏實。
數字化賦能農業 科技興農跑出“加速度”
位於沿河譙家鎮長征村的黔東革命根據地是紅軍長征前全國八大革命根據地之一,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所在的沿河,是一片充滿革命氣息的紅色熱土,孕育了豐厚的紅色文化。當下,沿河正在不斷以“數”謀新,促進老區展新顏。
近日,中界鎮以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通過智慧農業示範點和示範園區建設,有序推進農業生産智慧應用,不斷提升農業精準化、自動化、智慧化水準。
在中界鎮孫家村的現代數字農業示範項目草莓種植基地,智創園採用最先進的盆栽基質栽培模式,配置有智慧大棚,為草莓生長提供最為適宜的生長條件。
“按照傳統室外種植方法,草莓起碼要三年才能達到最佳産果期,而智創園的草莓只需一年多即可。”草莓基地技術人員邢金嶺説,儘管今年是自己負責研究、栽種“數字化”草莓的第一年,産量還不確定,但憑藉品種優勢和栽培技術優勢,培育出的草莓更具市場競爭力。
據了解,中界鎮現代數字農業示範項目涉及孫家社區、石柱村共5棟大棚,面積12832㎡,包括棚體結構優化改造、無土栽培種植設施、現代農業栽種全要素監測及控制系統。本項目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388萬元進行提級改造,可實現年平均純收益約240萬元。
“我們從開始建大棚以來,就開始在這裡打工,到現在我們就一直在這裡做,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收益。”孫家村社區居民田翠珍説。
據悉,該項目主要以孫家社區、石柱村與菜殼農業有限公司以共同佔股方式成立貴州菜殼柱家農業有限公司來運營。其利益連結方式為“保底分紅+效益分紅”方式。而且該産業可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預計每年勞務費支出達36萬元以上。
“我們社區目前發展的産業有鐵皮石斛、空心李、羊肚菌、草莓、葡萄等,每年帶動務工人員達3000多人次,我們有信心把現有的産業做強做大,讓老百姓增收致富。”孫家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龍智説。
下一步,該鎮將持續強化數字農業技術運用,實現農業生産精播、精施、精準控制、全程追溯,達到農業高産、優質、高效、安全的目標。
繪就生態新藍圖 答好生態振興卷
“我們始終堅持要求各級各部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如履薄冰的警惕、如臨深淵的狀態,以極端負責的態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沿河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縣環委會主任代忠義説。
2016年6月9日,沿河在全省率先設立縣級“生態日”,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鑄就生態文明建設精氣神。
該縣緊緊抓住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機遇,積極探索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協同推進、和諧共生的發展新路。
早在2001年,沿河就制定了《烏江沿岸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從立法層面規範烏江保護、環境污染治理、生態建設等工作。對全縣重大地質災害防治進行了專項規劃,將烏江流域地質災害治理列入重點項目。
同時,將烏江流域納入生態修復和退耕還林還草重點區域,積極開展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對已開墾改造的25度以上荒地和低産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提高烏江流域森林覆蓋率和生態屏障保護能力。
沿河生態優勢明顯,讓美麗“風景”帶來可觀“錢景”是群眾的共同期盼。在“組組通”、道路“白改黑”等工程實施後,如今,這裡的大好河山能夠被更多人看見。
走進曉景鄉七三村,山水田園一幅畫。村委會壩子前,荷塘裏蛙聲陣陣,不遠處,幾隻新燕銜著春泥掠過波光粼粼的水面,春風拂來,水波興起,把倒映在水裏的重巒疊嶂增添些許動感後,又輕輕地向遠處推去。
七三村周邊有七座山峰,三大塊良田好土,取名七三壩,後改為七三村。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泥巴路變成了硬化路,以前‘晴天土、雨天泥’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村黨支部書記陳洪偉説,如今這環境,安逸!
盛夏的七三村:清風徐來,滿池荷葉撞蓮子,蓮葉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地嬉戲玩耍,隱隱約約看出許多“長槍短炮”,慕名而來的攝影愛好者和遊人站滿了一條條蜿蜒的田埂,仿佛是大地躍動的音符。
要是夏天來,你更想住下來:畫家的筆觸,攝影家的鏡頭,美食的香氣,遊客的“打卡”,産業的蓬勃發展完美的疊加,構成了一曲曲田園交響樂。
2021年8月,七三村被省委、省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整合示範試點村。
“山上”“上下”比翼齊飛。駐村幹部王聰告訴筆者,當前,七三村正圍繞山上、山腰、山腳立體空間佈局“三帶”産業發展模式。
做足山上“牛+”文章。在山頂建設高效規模養牛場,以牛場項目資金為資産股權,帶動養殖大戶和集體經濟,採取資金、土地、技術管理等入股模式,養殖安格斯能繁母牛100頭,配套種植飼草300畝,種植金銀花200畝。
做強山腰“蜂+”文章。養殖蜜蜂300桶及其配套蜜源,在山林與土地之間帶狀空閒地帶計劃種植以桃樹為主的經果林,在産業路兩旁種植刺槐和老鷹茶。
做好山腳“稻+”文章。建成高標準農田100畝,發展稻田養魚,實施“油菜+高粱”輪種100畝。實現每人平均增收1000元,村集體增收30萬元。同時,七三村入資100萬元到曉景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用以開設曉景振興超市,截至目前,超市營業額達96.82萬元。
與此同時,七三村不斷夯實基礎設施,實施室內外及房前屋後硬化,建設農民文化綜合廣場、設施完備的村衛生室、功能齊全的村級文化活動室。
“我們將利用現有生態資源優勢,結合村裏的荷花池、碉樓、土家舞獅、花燈等特色,把握髮展趨勢,落實規劃要求,把七三村打造成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的特色田園鄉村,實現農旅一體化發展。”七三村駐村第一書記趙毅説,接下來,將全面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重點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發展等三大領域,加大投入和建設力度,全面改善農村水、電、路、氣、房、訊等設施,在助推村民增收和鄉村振興的同時,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作為生態優質生與經濟後發地的沿河,正努力念好“山字經”、撰寫“生態文”,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如今,沿河正奔跑在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道路上。這一路,綠水青山帶笑顏。(文葉飛、梁瀚澤)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貴州沿河:築牢生態強底色 描繪發展新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