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生態修復讓石嘴山提“顏值”增價值

4月16日,賀蘭山石嘴山段大磴溝內,萬株桃李盤山栽,朵朵桃花笑春風。“近年來,石嘴山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4年累計完成營造林24.88萬畝。氣象衛星遙感監測顯示,2022年石嘴山市植被生態品質達2000年以來最好狀態。”石嘴山市自然資源局負責人賈增軍告訴記者,這得益於生態修復工程的大力實施。

記者在大磴溝幾處遺留礦坑裏看到,坑內水色清亮,野鴨、魚在水中嬉戲。“這些礦坑都是以前盤踞在大磴溝的煤礦企業、洗儲煤場採煤形成的,礦坑廢水污染嚴重,水色烏黑。這些年經過不間斷的生態修復治理,滿目瘡痍的礦坑成了碧水深潭,坑內水色宛如翡翠。”賈增軍説,為了解礦坑水質情況,石嘴山市生態保護林場先後邀請區內外2家專業機構對水質進行檢測,發現礦坑水砷、鎘等15項指標均達到綠化使用水標準。初步估算,大磴溝裏可供綠化的礦坑水約有30萬立方米。

植被再次茂密,動物重新出沒,生態修復治理扮靚了賀蘭山,也改變了石嘴山的環境品質。石嘴山市氣象局監測,2022年無論是植被生態指數,還是“綠度”“植被凈初級生産力”,與以往相比都實現了增長。

由“黑”變“綠”,一塊塊歷史留下的生態疤痕被撫平,石嘴山市這座老工業城市成功“換裝”,吸引了區內外綠色環保企業競相入駐。2021年,岳氏集團考察後選址賀蘭山畔,計劃3年內種植萬畝酸棗林,開發酸棗深加工産品。如今,800畝酸棗林吐枝展綠,企業負責人岳學徵説,可以預見,眼前的青山幾年後就是“金山”。

作為土生土長的石嘴山人,崔玉梅感受到了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我是見證者,更是受益者。”家住大武口區紫苑新居的她,如今出了家門就進公園,小區也因毗鄰公園“身價”上漲。2017年以來,石嘴山市持續實施森林公園、石嘴子公園等一批公園綠地、小遊園提升改造,結合城區裸露地治理,建設小微公園24個,全市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30平方米。

“生態修復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需要在每個人心中植下綠色環保理念。”賈增軍介紹,2019年至今,為實現生態覆綠,石嘴山市採取分片“包植增綠”,今年計劃完成營造林面積10萬畝,適齡公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0%以上。記者 秦磊 李錦 毛雪皎

來源:寧夏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生態修復讓石嘴山提“顏值”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