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三種思維 修正健康行為(新視野)
很多疾病的産生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研究表明,長期不健康飲食、吸煙酗酒、缺乏運動等,都可能成為癌症的誘發因素。
但是,知道不一定就能轉化為做到,要想把自己的行為“調頻”為戒煙、限酒、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並長期保持下去,很多時候難以實現。很大一部分阻力來自思維方式的滿擰。具體來説,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破除三種思維:“精算”思維、鴕鳥思維、速勝思維。
所謂“精算”思維,就是精打細算的思維。吃自助餐就是一個典型表現。100元的自助餐,非得吃到120元,才覺得賺了回來。這就是以“精算”思維做指導的結果——不能虧本。如果以健康思維做指導,那麼就要講究營養搭配,不能一味往胃裏塞大魚大肉,哪怕吃不夠自助標準。自己已經患了痛風了,還要吃一大盤子海鮮,只是為了“能吃回來”,這不是找罪受嗎?
用“精算”思維指導行為,是在物質匱乏時期形成的。填飽肚子都困難的時期,營養師是沒有就業空間的。而在健康融入一切政策的當下,要想實現全民健康素養的提升,就得把腦子裏不合適的指導思維轉變一下。
鴕鳥思維是什麼意思呢?很多重疾,一發現就是中晚期,診療起來,患者非常痛苦,醫生絞盡腦汁,醫療費用花了不少,治療效果還不一定好。因此,很多醫生都建議要定期體檢,提前發現疾病的徵兆,儘早把病灶除去。但有的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不體檢就沒毛病”;有的人則過於擔心,“小時候怕成績單,長大後怕體檢單”。任由一些隱患發展,結果可想而知。
早發現、早治療,應該成為基本的健康意識。不能像蔡桓公一樣諱疾忌醫,健康是1,有了這個1,才能談其他。
向健康的生活方式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吃成的。無論多麼急切地想改變現狀,也得一步一步來。比如,從來沒有長跑的習慣,就不能一上來就跑馬拉松,身體受不了這種“大開大闔”的轉變。就好像潛水員從深水往水面浮,也不能一下子就衝出水面,那會罹患“潛水病”。欲速則不達。
因此,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宜講求“一步到位”,“畢其功於一役”的“速勝”思維當破除。(熊 建)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破除三種思維 修正健康行為(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