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雁塔啼鳴”圓桌會 “文化+旅遊”為非遺賦能
皮影戲讓方寸舞臺彰顯大千世界;剪紙人手中“誕生”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竹編蟈蟈籠讓人秒回童年……4月7日,一場由西安市民遊客服務中心聯合西安城市觀光車主辦,以“‘遺’起城市漫遊”為主題的非遺文化特別尋訪節目——“雁塔啼鳴”圓桌會在大雁塔北廣場西安市民遊客中心舉行,吸引了眾多遊客參與。
觀眾沉浸式感受非遺之美 專家城市漫遊“話”非遺
現場,皮影、剪紙、蟈蟈籠3位非遺手藝人熟練地展示著非遺製作過程,同時與嘉賓、觀眾互動,觀眾通過沉浸式互動體驗,感受非遺之美。
據主辦方介紹,之所以選擇皮影、剪紙、蟈蟈籠,一是因為它們都是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二是現在正處於清明、穀雨兩個節氣之間的最佳時節。其中選取陰陽剪紙書法,紀念倉頡造字,迎接穀雨的到來。
在“雁塔啼鳴”圓桌會上,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專職副主任、西安非遺推廣大使王智,民俗文化專家、西安文史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左其誠,非遺傳承策展人符鬱一同對人類非遺24節氣和長安的關係進行了深度探討。
“‘啼鳴’恰恰是鶯歌燕舞,一年中景色最好的季節。清明中,有鵪鶉在鳴叫,到了穀雨,鳩拂其羽。穀雨恰恰是最適合的季節,這時候都跟‘啼鳴’二字貼合。”活動伊始,王智就為大家解讀了“雁塔啼鳴”的含義。
“我們途中路過蘭陵坊、安善坊、昭國坊、開明坊、大業坊、晉昌坊……” 觀光車行進中,左其誠結合途徑之地,現場為大家介紹了唐長安城兩大集市“東市”和“西市”。
“文化+旅遊”為非遺賦能 讓非遺走進千家萬戶
2022年非遺消費創新報告顯示,陜西省非遺影響力位居全國第十。截至目前,陜西省共有西安鼓樂、中國剪紙、中國皮影戲、咸陽茯茶4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91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74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目前,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指導下,“非遺+旅遊”已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一環。非遺和旅遊的融合,不僅催生了更多獨具文化意蘊的旅遊産品,創新了旅遊業態,豐富了旅遊供給,也激活了數量巨大的非遺文化資源,使非遺文化通過旅遊市場走進了千家萬戶。
據悉,為積極響應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旅遊融合發展號召,今年,西安市民遊客服務中心聯合西安城市觀光車,將開展“非遺文化特別尋訪節目”。
“節目旨在圍繞陜西國家級非遺、園區非遺等主題廣泛探討,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産所蘊含的人類共同價值觀念和思想情感,以24節氣為串聯點,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西安市民遊客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張輝介紹説。(李揚 西安市民遊客服務中心供圖)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