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古鎮經營,拒絕複製粘貼

春往深處行,不少旅遊目的地人頭攢動。有旅客感慨,到一些所謂特色古鎮打卡,充斥著“全國連鎖”的熟悉感,青磚、紅燈籠,炸串、烤腸、臭豆腐,統一的配置、熟悉的配方,複製粘貼的古鎮們越來越商業化、同質化。

而今,流量與古鎮遊更是捆綁在一起。“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不斷創造著網紅必打卡景點,年輕人追求新鮮,商人追求利益,隨之形成了“商家落戶-網紅宣傳-遊客追捧”的迴圈模式。

這一模式運轉起來,效果不甚理想。遊客回鄉後,真正留下的記憶清且淺,再提起去古鎮遊玩,也不似從前般熱情。

我國有2800多座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古鎮,能讓人記憶深刻、故地重遊的,確實屈指可數。古鎮遊如何避開“審美疲勞”的坑呢?其中最大的癥結便是商業化。商業化可謂雙刃劍,古鎮遊之所以長盛不衰,既得益於古鎮自身的歷史文化魅力,也有賴於對古鎮的商業開發。如果不靠商業化,很多古鎮依然在沉睡中,不説造福當地居民,可能就連自身的生存與傳承都會成為問題,最終恐怕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商業化用錯了地方,也釀成不少悲劇。有的地方,對古鎮或者準古鎮進行殺雞取卵式的商業開發,使得許多古鎮居民將店面外租,導致人口和文化“空心化”;有的地方借歷史文化名鎮之名,在古鎮週邊圈地開發房地産項目,最後爛尾者也不在少數。

古鎮的妙處,恰在一“古”字。古鎮作為珍藏著城鎮歷史文化的寶盒,單挑出一件,都讓人愛不釋手。對古鎮開發多花點心思,需要完整、詳細梳理歷史文化,滿足旅客多方位的精神文化需求,追求“精緻”而非“氾濫”。

尤其是要打破“散養式”的招商模式,堅持適度原則。隨著旅遊業逐漸成熟,遊客用腳投票,“披著古鎮外衣的小商品城”難逃被拋棄的命運。管理者更應該算好、算清賬本,甚至要懂得犧牲一部分商業利益,在抓住古鎮特色文化這根筋骨後,從中延伸出民俗體驗、特色美食、文創開發等滿足旅遊體驗的端口,既保留當地獨特的文化風味,又能為當地有手藝特長的居民提供發展機會。

而一些追求原生態的古鎮太過“淳樸”,交通、住宿不便讓許多行程安排緊湊的人望而卻步,沒能為當地百姓産生實在效益。有的古鎮産業結構相對單一,尚未打造出自身特色,難以吸引遊客深度遊覽。

古鎮的建設、經營日漸成為一個豐富的生態系統,其核心不僅是圍繞旅遊業展開。好在當下的管理者,開始意識到商業營利與古鎮文化之間存在博弈關係。多地提出“塑造生活著的古鎮”的口號,這一概念與遊客所提古鎮“生活性”體驗,以及部分居民所提“更為看重古鎮優美環境與濃厚生活氣息”不謀而合。

古鎮的魅力需落在各種文化場景中,尤其是當地人最真實的生活場景。抽離這些元素後,古鎮更像缺失靈魂的盆景,質感與身價會大打折扣。有的古鎮則善意保留了本地的菜市場、舊書店、書場、劇場,遊客和居民都有了文化休閒的去處,這既體現了古鎮的生活特質,還實現了多方共贏。( 盧昱 吳彤)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古鎮經營,拒絕複製粘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