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産業鏈高品質發展觀察】集聚新動力 構築新優勢
3月25日,在呂梁市興縣鋁鎂新材料産業園區航宇新材料智慧製造中心的互動展示區內,工作人員把記憶體卡插入3D印表機,按下開關,一個鋁鎂合金零件逐漸成型。
在這裡3D列印出的鋁鎂合金零部件産品,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太、無人駕駛汽車等高端領域,這是山西省鋁鎂産業向精深加工技術型轉變的生動寫照。
鋁鎂産業作為山西省的優勢産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鋁土礦—氧化鋁—鋁精深加工”“鋁土礦—精細氧化鋁”“煉鎂用白雲岩—原鎂—鎂合金—鎂及鎂合金精深加工”三大産業鏈條,特別是去年全省推行“鏈長”工作機制以來,依託中鋁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中鋁華潤有限公司、山西銀光華盛鎂業股份有限公司三家“鏈主”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加強市場對接,擴大招商引資,延伸産業鏈條,促進産業融合,加快推動産業鏈園區化、集聚化、迴圈化、終端化、品牌化、綠色化發展。
延鏈增總量,持續壯大産業集群
“這是高鐵車廂裏的行李架,作為和諧號動車的標配,這些大多是由我們公司生産的。”作為被山西省首批認定的“鏈主”企業之一,銀光鎂業具有34年的原鎂生産經驗,且自2005年起開始從事鎂深加工産品的研發與生産,經過近20年持之以恒的探索實踐,已具備鑄、軋、壓、鍛、擠等各種深加工工藝,而且全部實現産業化生産,成功打造了汽車、軌道交通、3C電子通信、軍工航空航太四大高端産品系列,邁出了山西省在高端精密深加工、智慧製造、資源綜合利用等産業化技術方面的突破。
銀光鎂業所在地聞喜,被稱為“鎂都”,白雲石儲量10億噸,有銀光、瑞格、八達等全國鎂合金前十強企業,具備白雲石—原鎂冶煉—鎂基新材料—精深加工及脫氧劑、還原罐生産全産業鏈條,産能佔到全國三分之一。
聞喜縣縣長解更生表示,在推進“鏈主”企業自有項目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産業集群招商圖譜,深入分析研判,挖掘上下游企業,通過以商招商、駐點招商、委託招商等方式,積極引進一批鋁鎂精深加工主導産業項目落地開工,持續壯大全鏈條産業。
去年6月,在聞喜召開了山西省鋁鎂精深加工産業鏈推進大會,山西省編制了專班工作手冊,出臺了2022年鋁鎂精深加工産業鏈工作方案和收集整理鋁鎂精深加工産業鏈“十本賬”,組建了鎂精深加工産業鏈領導小組,制定了閉環管理機制、綜合服務機制,明確了“五個一”工作任務清單,著力打造百億級金屬鎂産業集群。
在山西省,同樣擁有礦山資源、發展年代長的中鋁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山西省第一家擁有“礦山—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並配套自備發電機組的完整鋁産業鏈的大型企業,研發並量産涉及交通、電子等領域的20多種新材料,其中,轎車底盤鍛造材、5G手機材、軌道材並跑同行,同時輻射河津市鋁工業園區20余家企業,形成了鋁精深加工産業集群,帶動了地方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董事長郭威立説,作為“鏈主”企業,我們要充分利用內外部資源,發揮比較優勢,整合各類資源和要素,增強自身的核心凝聚力,主動補鏈延鏈強鏈,瞄準重大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引導其集中資源和要素進行攻關,帶動産業鏈實現以核心技術驅動的價值升級和蛻變。
補鏈強短板,融通産業上下游
“黃經理,今天再多給包鋁水嘛!”3月24日,記者在興縣經開區採訪時,山西中鋁華潤生産部經理黃橋電話響起。“每天要接到好幾個這樣的電話,這是一種幸福的煩惱!”中鋁華潤年産鋁水50萬噸,但隨著開發區入駐企業不斷增加,這些鋁水已不“解渴”。
作為鋁材産業鏈條的第一環節,山西華興已形成180萬噸冶金級氧化鋁生産産能。“粒度越均勻,氧化鋁粉純度越高。”工作人員拿出幾瓶氧化鋁粉樣品,通過外表便可以判斷産品品質。
打造鋁迴圈産業基地,只有山西華興還遠遠不夠。作為興縣鋁材産業鏈條的第二環節,山西中鋁華潤的主要任務是把山西華興生産的氧化鋁粉加工成鋁錠。主控室的大螢幕上鋁錠的製作流程清晰可見:氧化鋁粉在電解槽內經過電解反應形成鋁水,通過真空抬包車進入鑄造車間混合爐,經過扒渣、模具的拓模,銀色的鋁水最終形成亮晶晶的鋁錠。
立足資源優勢和電解鋁項目的投産運作,興縣提出“鋁水不落地、鋁錠不出縣”的目標。為此,利好企業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不斷出臺,後勤保障不斷完善,逐步吸引了一批鋁深加工企業入駐興縣鋁鎂新材料産業園區。元泰高導材料(山西)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園區3號標準化廠房內,隨著機器轉動,偌大的鋁液包如茶壺被淩空托起,火紅的鋁液從壺嘴噴涌流出,緩緩地倒入熔鑄爐內,就地轉化成閃爍著銀色光澤的鋁合金棒……
“興縣有全國品質最好的氧化鋁,只有好的氧化鋁才能製造出優質的鋁合金,這也是吸引我們從蘇州來這裡建廠的最大原因。”元泰高導材料(山西)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蔣彬説。
談起與蘇州工廠的對比,蔣彬滔滔不絕。“在蘇州,要將買來的鋁錠升溫四個多小時熔成鋁水,而元泰背靠中鋁華潤,原材料獲取方便,品質上佳,從山西中鋁華潤還可以直接購買鋁水。兩相比較,元泰效益增加了一倍,成本降低了60%左右。”
在興縣鋁鎂新材料産業園區,終端産業不止一家。目前,鋁基新材料已形成7個系列43種合金材料,元泰高導新材料、一禾鋁業鋁合金桿延伸鋁合金導線項目、正岸鋁業高級鑄造鋁合金鑄件項目、碩豐鋁業電力金具項目、金屬稼項目和航宇3D金屬列印項目已建成投産,特別是元泰高導材料(山西)研究院700MPa級超高強鋁合金鑄棒生産製備技術,解決了國內高端鋁材過度依賴進口材料的問題;碳酸鋰和碳奈米材料、航空高端鋁精密材料、鋁大師板帶箔項目正在建設,中潤二期50萬噸電解鋁及配套項目也正在加快推進……
生産的鏈條全速滾動,靠的是每一個齒輪的轉動。
在河津中鋁新材料公司不到1公里的地方,是炬華新材料有限公司,從選址、申報、建廠、投産,中鋁新材料給予了極大支援,既是對炬華新材料的“成全”,也是兩家公司在鋁精深加工市場的“不期而遇”。
作為氧化鋁的下游精細氧化鋁深加工企業,炬華新材料所用原材料氧化鋁均由中鋁山西公司供應,極大節省了炬華新材料的産品運輸成本,提高了生産效率,也倒逼中鋁山西分公司的氧化鋁技術不斷提升,産品走在市場的前端。
去年,炬華新材料年産能達到2萬噸,年産值超過2億元,獲得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山西省企業技術中心等多項榮譽。鋁鎂精深加工産業鏈“鏈長”制推行以來,以點帶鏈、構鏈成面,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局面正在河津市加速形成。
河津市市長王雲表示,下一步將儲備一批、扶持一批精準“卡位入鏈條”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單項冠軍企業,支援中小企業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攻克難題,加快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産業生態,有力支撐産業鏈供應鏈補鏈穩鏈強鏈。
強鏈抓創新,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
一塊一噸重的普通鎂錠,價值2萬多元。通過萬噸擠壓機擠壓,轉入進口加工中心,生成標準化的鎂板,然後經焊接機器人焊接,鎂板拼接成車體模組,再運往機車車間繼續加工。
最後,這塊鎂錠變身為軌道交通車體結構的鎂合金型材,成為運作於世界各地的高鐵、地鐵、汽車的一部分,價值可以超過6萬元。
由低端初級原料到高附加值産品,這塊普通鎂錠的華麗蛻變源自“銀光鎂業智造”。這塊鎂錠的蛻變並不容易,“點鎂成金”靠的是扎紮實實的創新。
“沒有哪個企業能靠出售原材料活100年。”銀光鎂業董事長任龍太在行業內率先實施産業轉型,走鎂合金深加工之路。
2005年,銀光鎂業投資建設的鎂材料深加工科技園區建成投産。國內第一條鎂合金連鑄連軋生産線、國內第一條鎂合金複雜鑄造構件生産線……一系列的“首條”,標誌著公司開始在嶄新的應用場景裏拓荒。
“就在去年,重慶大學的院士團隊來到公司,指導我們進一步在鎂電池技術研發上取得突破。”銀光鎂業項目部部長趙春博説。
2022年底,銀光鎂業已形成年産原鎂6.5萬噸、鎂合金3萬噸、鎂深加工産品3萬噸的産能,擁有中國鎂行業唯一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鎂合金關鍵工藝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中國鎂産業發展方向的七條深加工生産線已全部實現産業化生産(包括壓鑄、擠壓、鍛壓、軋板、鑄造等全産業鏈),已形成門類齊全、技術完整的鎂深加工體系,成為全國鎂行業規模較大、品種較全的深加工企業,為全省乃至全國鎂産業的轉型升級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
“作為‘鏈主’企業,今後我們將著力強化在鎂合金壓鑄、擠壓、棒材、板材等方面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快高性能、低成本鎂合金及深加工技術和産品開發,實現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突破,建立完整的産業化體系,在做大做強的同時,推進鎂産業持續、健康發展。”任龍太説。
研發一批,投入一批,儲備一批,技術創新讓“鏈主”企業保持著行業先行者的位置。
精細氧化鋁是無鹵阻燃材料、催化劑載體,陶瓷、人造大理石等的主要材料,廣泛應用於先進材料製造、新能源和環保等領域,是當前世界上重點發展的新材料之一。中鋁山西新材料通過技術提升,利用燒結法工藝優勢,提高精細氧化鋁佔比,滿足高白、低鈉、高純方面的要求,積極改進流程、提升工藝,培植壯大精細氧化鋁産業。
赤泥是氧化鋁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極細強鹼性固體廢物,每生産1噸氧化鋁産生0.8—1.5噸赤泥,而赤泥的處理是世界性的大難題,已成為氧化鋁工業發展的瓶頸。
去年,在積極推進資源綜合利用上,中鋁新材料加強對外技術交流合作,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科技大學共同創建省級赤泥綜合利用研發中心,開發赤泥綜合利用新技術、新産品,自主研發了“赤泥粉煤灰基地質聚合物技術開發”科技成果,通過山西有色金屬行業協會專家評價,被專家評定為填補了省內空白,達到國內領先水準;開發了“赤泥—煤研石燒結磚”“赤泥—燒結倣古灰陶磚”等兩種産品,並實現産業化應用。今年預計利用赤泥30萬噸,利用率15%,2025年利用率將達到60%以上,從赤泥中回收鐵、鹼、氧化鋁、稀有稀散金屬和稀貴金屬等有價組分,提高礦産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固廢減量化、資源化、高值化利用,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在推行“鏈長制”以來,山西省以推動鋁鎂精深加工産業鏈高品質發展為中心,“鏈主”企業通過深度對接市場,打造核心優勢,加強技術革新,深入開展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改造,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開展産學研用協同攻關,爭當企業標準“領跑者”,在市場競爭中逐步獲得産業鏈的話語權和領導權,通過分享市場、分工協作、技術擴散等方式,引領中小企業融入産業鏈分工體系,共建産業生態,實現協調發展合作共贏。(記者王荔 王少科)
來源:山西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重點産業鏈高品質發展觀察】集聚新動力 構築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