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黃河岸,行鼓行千年
黃河湯湯,孕育生命,也滋養著民間文化。
“大河西注,龍門北豁。兩崖天塹,雲懸斧鑿。浪起轟空,龍翻崩岳。萬古雄流,為韓經絡。”位於陜西東部、黃河西岸的韓城市,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獨特的黃河文化,造就了當地群眾樸實、熱情、豪爽的性格和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而流行於此的韓城行鼓,也以粗獷、豪爽、熱烈的表演風格聞名遐邇,成為中國民間傳統音樂中的亮點,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大河浩蕩,斗轉星移,伴著黃河流水的和聲,在時緩時急的抑揚頓挫裏,一代代韓城人把對自然的崇敬、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對幹事創業的熱情融入行鼓藝術,陣陣鼓聲響徹黃河西岸。
■ “馬背上遺落的舞蹈”
“韓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史之鄉’‘鑼鼓之鄉’的美譽。2005年,韓城梁帶村兩周古墓群出土了樂器‘建鼓’,證明韓城最晚從春秋時期就有了鼓樂。韓城鑼鼓種類豐富,具有代表性的有韓城行鼓、韓城黃河陣鼓、韓城圍鼓。其中,在靠近黃河的韓城北垣一帶,薛村、西原村、上峪口村等地的行鼓隊鼓風粗獷、氣勢磅薄。”3月20日,記者走進韓城市文化館,副館長楊曉燕談起韓城行鼓如數家珍。
據介紹,韓城行鼓在民間俗稱“挎鼓子”。相傳元滅金後,蒙古騎兵歡慶勝利,敲鑼打鼓,韓城百姓沿襲模倣,韓城行鼓成為民間鼓樂。韓城行鼓因而也被當地人稱為“馬背上遺落的舞蹈”。
表演時,鼓手們把鼓挎在腰間,頭戴“戰盔”;擊鼓時仰面朝天,呈騎馬蹲襠式,邊走邊敲擊。鼓陣排開,令旗揮舞,百鼓齊鳴,強勁剛烈的鼓點氣勢恢宏,似黃河咆哮、如萬馬奔騰。衣著鮮艷的女子手執用彩綢束扎的花桿,隨著鼓點搖曳舞動,在陽剛中添了一份柔美,帶給觀賞者強烈的視聽震撼。
“過去,村裏逢年過節或者有重大活動時,敲鑼打鼓必不可少。我小時候曾偷偷把長輩的鑼拿來敲,還用西瓜皮自製小镲,模倣大人敲擊‘pia-pia-dong、pia-pia-dong、pia-pia-yi-pia-yi-pia-dong’的節奏。”韓城行鼓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梁志民説。
今年60歲的梁志民家住龍門鎮上白礬村。3月21日上午,記者走進梁志民家的院子時,他正坐在凳子上用毛巾細心擦拭一面鑼。院子內整齊擺放著24面大鼓、2根花桿和20多套行鼓演出服。
“這面鑼是我的師傅、韓城行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程勤祥去世前留給我的。程老師一生熱愛鑼鼓藝術,為韓城行鼓的傳承和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甚至彌留之際都不忘囑咐我們要把行鼓藝術繼續發揚光大。”梁志民説,“這些年,我們配合併跟隨韓城市文化館、民間藝術團、劇團外出參加過很多大型活動,去過香港、上海、北京、湖南、山西等地,還去過莫斯科。每一次揮臂我們都用盡全力,每一次演出都讓人熱血沸騰。”
如今,梁志民也帶出了一大批學員,其中最得意的門生是他的女兒。“韓城有很多年輕人喜歡行鼓。我女兒今年36歲,已經成為韓城行鼓表演的‘行家裏手’。”梁志民笑著説。
在梁志民臥室的儲物櫃裏,和韓城行鼓有關的資料滿滿噹噹。“這些都是我保存的鼓譜。韓城行鼓的鼓譜有20多種,包括《上坡》《大秧歌》《走鑼鼓》《幹砸》《摘豆角》《鐵樹開花》等。過去很多農民不識字,他們多用符號‘○’‘×’來記錄。這張就是沿襲至今最經典的鼓譜。”梁志民小心翼翼地打開文件夾,高興地介紹。
“一個指揮、16個鼓、10副镲、10個花桿、兩面鑼……最近,我們收到了很多演出邀約,大多是去參加婚禮等慶典活動。每次演出前,我都要進行盤點,並提前通知大家排練。我們村有大約60人擅長表演韓城行鼓。靠演出,每人一年收入七八千元不成問題。”梁志民説。
■ “聲聲不息,生生不息”
韓城人是在鑼鼓聲中長大的。
全市127個村、39個社區都有或大或小的鑼鼓隊。近年來,隨著韓城行鼓的發展,行鼓隊已經遍佈各個鎮(街道)的村(社區),並隨著産業化發展日益成熟。
西原村是韓城人口最多的村莊,也是表演韓城行鼓很出名的村莊。西原村行鼓表演歷史悠久,群眾基礎好,幾乎“人人會敲、個個能打”。村裏76歲的老藝人吉海洲,1998年從韓城市礦務局退休後,就開啟了他的“教學生涯”,把韓城行鼓帶進了校園。
3月21日下午,記者來到龍門鎮西原中心小學,還未走進校園,震天的鑼鼓聲便傳入耳中。循聲望去,操場中央,70余名學生精神抖擻,正在吉海洲的指導下練習韓城行鼓。擊鼓、敲鑼、繞花桿……大家各司其職、配合默契,排練場面熱鬧非凡。學校的一面文化墻上,貼著許多該校“娃娃行鼓隊”舞動鼓镲的圖片。
“小孩子雖然表現不出成人行鼓的那種粗獷,但是他們活潑可愛、動作節奏快,我們就在傳統行鼓的基礎上對鼓點和動作進行修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娃娃行鼓’。”吉海洲介紹。
西原中心小學政教主任王萍説:“吉老師最初和學校聯繫時就提出無償培訓學生,只為韓城行鼓‘聲聲不息,生生不息’。”
2014年秋季開學後,第一批娃娃行鼓隊隊員挑選到位。自此,每週五學校放學後,吉海洲便帶著一群小學生在操場認真唱鼓譜、用手在腿上有節奏地敲和拍。有時候一個動作要教三五十遍,吉海洲常常累得腰酸背痛。但看到孩子們不斷進步,他高興極了。當年10月,學生們敲上了“真傢夥”。
2016年,西原中心小學把“娃娃行鼓”更名為“少年行鼓”,並將其作為校本課程納入日常教學。這一年,韓城市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吉勝虎自費買來民俗表演《天地社火》版權,提供音響、LED設備供學校排演使用,併為孩子們尋找演出機會。2017年,少年行鼓隊到北京參加《魅力中國城》節目錄製。
“目前,少年行鼓隊有70余名學生,以三年級至五年級學生為主。10年時間,學校累計有近千名學生主動加入韓城行鼓學習隊伍。”王萍説。
“在隊伍裏我負責敲鼓,很解壓。戰勝自己的感覺很棒,我會堅持學習韓城行鼓。”五年級學生程佳澤説。
“我負責繞花桿,從三年級就開始學。學習韓城行鼓,讓我懂得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五年級學生王韓玉説。
韓城市將西原中心小學和韓城市職業中等學校作為韓城行鼓傳承基地,定期選派代表性傳承人、老藝人為學生授課。2017年2月,作為韓城行鼓傳承單位,韓城市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與韓城市職業中等學校聯合舉辦為期4年的全日制藝術學校,在全省範圍招收了40余名10歲至17歲的學員,為韓城非遺項目保護、傳承和發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與此同時,陜西省龍門鋼鐵集團公司抽調精兵強將,成立職工鼓舞藝術團,對團員進行常態化培訓。該藝術團已多次參加國內大型比賽及文化交流活動。韓城行鼓傳遞出的積極向上、昂揚進取,成為該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
■ “黃土地上有精靈”
韓城行鼓第一次走出韓城,是在1991年。
那時,山西太原舉辦國際鑼鼓節,韓城東莊鑼鼓隊代表陜西參賽。比賽現場,上百名東莊鼓手光頭赤膊、粗獷豪放的表演轟動太原,被稱讚“不是神仙不是僧,黃土地上有精靈”“好漢生在黃土地,舞罷陜西舞山西”,併為韓城鑼鼓捧回了第一枚金牌。
此後,韓城行鼓多次受邀參加大型演出。1997年,韓城行鼓赴香港參加“香港慶回歸大型慶祝活動”,獲得“中華第一鼓”的美譽;2008年,韓城行鼓參加北京奧運會暖場表演。
廣受認可和讚譽的背後,是韓城市對行鼓文化發展的大力推動。
近年來,為傳承保護行鼓藝術,韓城市通過出臺支援政策、完善保障機制等舉措,對鼓譜、表演形式、鼓陣採取靜態保護。同時,實施動態保護措施,建立“生態村”,保護鼓隊、鼓手,推動行鼓藝術影響力不斷提升。
以韓城行鼓為“龍頭”,韓城市將文化事業、文化産業發展相結合,通過開展文藝創作、節慶文旅活動、群眾文化活動等豐富的民間藝術之鄉建設內容,推進韓城特色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2020年,韓城市文化館以韓城行鼓為主體,用大寫意的方式將行鼓藝術和現代舞蹈藝術結合,推出舞蹈《行鼓行》。當年11月,獨特而豪邁的表演讓《行鼓行》成為第九屆陜西省藝術節群星獎舞蹈類五件獲獎作品之一。
“2005年,韓城市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2009年,成立韓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開展非遺保護工作。”韓城市文化館館長徐偉告訴記者,“我們深入村鎮,對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普查和搶救性挖掘,針對非遺種類、數量、分佈狀況、生存環境、保護現狀及存在問題等方面,運用文字、錄音、攝像等方式,真實、系統地全面記錄,並進行數據化處理。”
截至目前,韓城市共有非遺項目74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13項;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33名,其中國家級1人、省級13人;國家和省級非遺項目、非遺傳承人申報成功數量居全省前列。
歲月在變,不變的是黃河岸邊韓城兒女的風骨。這些通過口傳心授而世代相傳的有形或無形的、活態的文化遺産,是鐫刻在這片土地上的鮮明地域符號,更是每個韓城人對家鄉無比熱愛和眷戀的情感載體。
身後是奔騰不息的黃河水,腳下是深沉厚重的黃土地。鼓聲響起,血脈中激蕩著真善美的生命樂章,永不停息……(記者 穆騁)
來源:群眾新聞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風起黃河岸,行鼓行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