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飲食習慣純屬給健康“找事”
一、早上一杯淡鹽水純屬“找事”
很多人早上習慣喝一杯淡鹽水,建議最好別這樣做。尤其是對患有高血壓病的老年人,更不推薦。
人在夜間睡眠時會消耗水分,也不額外飲水,早晨血黏稠度最高,血壓也不穩定,容易出現各種心臟意外。此時喝鹽水可能讓血壓升高,純屬“找事”。
淡鹽水固然有抑菌和補充電解質的作用,但那是在有口腔或咽喉炎症,或者腹瀉等特殊的情況下才適宜漱口用或飲用。
早晨最好的飲品是溫開水,水溫約在40℃左右。這個溫度接近人體溫度,感受會非常舒服,補水效果更好。
二、主食吃太少讓人“沒勁”
膳食的基礎是主食,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攝入源,建議三餐都要有主食,但很多人對主食避之不及,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如果沒有主食供能,一方面大腦運作的效率會大大下降,産生頭暈、心悸、精神不集中等問題;另一方面,主食是能量的主要來源,缺少主食,人體也會開始燃燒肌肉供能,造成肌肉喪失,時間長了之後,人會變得乏力、沒勁。
膳食指南建議一般成人每天應攝入谷、薯、雜豆類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均為生重。
三、喝粥“養胃”可能是給胃“加負”
喝粥有很多益處,但是有幾點大家要特別注意一下。
第一,不能餐餐只用粥填飽肚子。有些老年朋友習慣用喝粥代替正常三餐,但只喝粥的話能量攝入是不足的。因為一碗粥其中的米可能只有10-20g,大部分是水,無法滿足人體所需的營養。
第二,粥裏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糊精,它升高和降低血糖的速度都很快。所以,一些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還是“幹稀搭配”為好——先吃一點粗糧,再少量喝點粥,同時搭配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及蔬菜,這樣比單純喝粥更安全。
第三,粥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好消化。在進食粥時,往往不會充分咀嚼,所以有些沒有熬煮濃稠的粥,喝進去反而成為胃腸道的負擔,對胃來説不是“減負”而是“加負”。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老年人或者本身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在晚上喝粥之後,會有不適的感覺。
如果並非整個機體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而僅是胃部存在不適的話,則不應喝太多粥,不要頓頓依靠喝粥來養胃,可儘量選擇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並做到細嚼慢咽,這樣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四、臘肉、火腿吃著美味卻“壞身”
很多人喜歡吃臘肉、火腿等加工肉製品,覺得非常美味。然而,加工肉製品屬於一類致癌物,吃越多對身體危害越大。
加工肉類往往要經過腌漬、煙熏、烘烤等處理,在這些過程中常常會産生有害物質。
比如熏魚、熏雞、熏肉、火腿等食品在加工時利用煙氣來熏制,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産生致癌物質苯並芘。
腌制肉類在加工過程中會使用亞硝酸鹽,而長期大量攝入亞硝酸鹽有致癌的風險。
對於火腿、鹹魚、鹹肉、培根、午餐肉、香腸、熏肉等加工肉製品不可經常食用,建議每週不超過1-2次,每次不超過25g。(于康)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這4個飲食習慣純屬給健康“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