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黑水國 依然有季節在裏面居住
黑水國遺址及漢墓群
黑水國,這個以水的名義命名的古城,黑水國遺址及漢墓群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西北12.5公里處。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10公里,是新石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為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內有漢代墓葬群,約4平方公里。多數墓葬已被黃沙埋沒,凡未被埋沒者,大部分已在解放前被盜掘。
”透視“黑水城遺址
蒼茫天色下的黑水城遺址
俯瞰黑水城遺址
漢墓群南北兩側,有古城堡故址兩座,兩座城堡造型一致,平面為方形。南城堡東西長248米,南北寬222米,東面正中開門,並加築甕城。門寬7米,墻厚4.6米,夯土層厚0.15米。城堡內建築物已蕩然無存,地表面有大量磚塊瓷片,還發現石磨等物。北城堡與南城堡相距約1公里。東西長245米,南北寬220米,門開在南面,寬約4米。城垣西南角築有土臺,正方形,每邊長7.5米。北城堡已被流沙埋沒。1956年國家地質勘查隊進行勘查後,認定遺址底下有古城一座。
一夜之間消失的黑水國古城
相傳,隋朝時,有個叫韓世龍的大將駐紮此城。一天黃昏,一位皓發白鬚的老人來到古城,兩手空空,卻沿街叫賣“棗”“梨”。呼叫過街,便杳然消失。人們大惑不解,報知韓將軍。韓世龍覺得奇怪,但很快悟出神仙指點,須要“早離”。於是當機立斷,率領軍民連夜棄城而去。果然半夜狂風大作,摧城拔屋,一夜之間,城池便被風沙掩埋。
航拍黑水城遺址
黑水國消失的原因,還有一種説法是一場戰役毀了一個綠洲。元末明初,明朝大將馮勝率軍在河西走廊圍攻守衛黑水城的元軍,將城邊的弱水河築壩截流,導致城內水井乾涸,守軍被迫棄城突圍,官兵或戰死或向明軍投降。而築壩導致弱水改道北流,致使古居延海乾涸。由於當地年降水量僅為37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706毫米,在如此乾旱的條件下,綠洲由於缺水而消失,沙漠蔓延,居民被迫外遷,成為一座“死城”。
黑水城遺址
黑水城遺址是有故事的城
如今,利用無人機在空中俯視,除了這座滿目滄桑的古城遺址、以及漢墓群內寸草不生之外,四週卻是鬱鬱蔥蔥的田野,一個城池或小國家,也是非常脆弱的。生生滅滅,建了毀,毀了建。有生就有滅,原本是這樣容易。當然,有些生態災難是人無能為力的,大自然要摧毀一個城市,誰都擋不住。傳説終歸是傳説,這座神秘的黑水城,是什麼原因成為一座廢城的?它當年經歷了什麼樣的不測和劫難?這座古城消失的秘密究竟是什麼?
牧羊人和金月亮的傳説
歲月的黃沙早已掩蔽她的容顏。殘垣斷壁、黃沙海海、瓦礫成堆,一切雖已斑駁頹廢,但歷史的塵埃難掩曾經的的繁華。沿著經流不息的記憶,依然能看到季節在裏面居住,河流在腳下蠕動,依然能感受到悠遠的牧歌和征戰的號角從歷史深處傳來。
廢棄的黑水國,吸引著無數的考古者、探險愛好者、甚至尋寶者蜂擁而至。
黑水城遺址探訪者
黑水城遺址周邊燦爛的向日葵花
遊人走過黑水城遺址
質感強烈的殘垣斷壁
而對於尋寶者,牧羊人的傳説更是神奇。相傳,數百年前有一個牧羊人經常在黑水國附近牧羊,他的牧羊犬每天一到黑水國就不知去向,牧羊人覺得非常奇怪,想弄個明白。有一天,他悄悄跟隨牧羊犬到了一處殘破的城垣下,只見牧羊犬鑽進了一個地洞,他也隨著鑽進去,進去數百米後,洞裏豁然開朗,猶如一個宮殿般層巒疊嶂,每一道門裏都堆滿了金銀財寶。他一直走到第九道門後,見屋子正中的方桌上擺放著一個金月亮,牧羊人欣喜若狂,便想把金月亮帶回家。可是,當他剛一拿起金月亮,室內頓時一團漆黑,什麼也看不見了,他只好放下,室內又恢復了光亮。牧羊人帶著些許金銀財寶出洞後,他仍惦念著金月亮,做夢都想取回金月亮,但當日夜晚此地狂風大作,一夜之間,厚厚風沙埋沒了所有一切,他再也找不到那個洞口。
金城張掖建城的傳説
此後,一位郡王要建一座新城,為保安定,便四處請高人察勘風水。一天有個雲遊和尚經過,對郡王説:我有一枚銅錢,把它扔出去,它落在哪兒,就在哪兒建城,可保金城永固。
郡王心想,一枚銅錢能扔多遠,找到還不是輕而易舉。結果,和尚揚手一扔,銅錢淩空飛起,兵士拔腿就追,一直追出三、四十里,才見銅錢落在了一片葦溪之畔。溪水蕩蕩,蘆葦密布,哪找得出一枚銅錢?正當兵士沒主意時,來了一位道士,拿出一根銀針隨手一揚,插在地上,説:就在這兒了。人們連忙去挖,銀針剛好插在銅錢的孔眼裏。於是就在此建起鐘鼓樓,以此為中心,建了東西南北四大街,才有了今天的張掖城。(文/圖 特約專欄攝影家陳團結)
來源:《絲路文明》雜誌 責任編輯:石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