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區

陜西鍛造創新驅動“中國芯”

20餘款晶片産品和40餘款模組産品,實現全球量産和銷售;

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領域,開發出世界首款高頻寬、大容量的3D DRAM晶片,以及內嵌超高頻寬超低功耗DRAM的高性能計算晶片;

填補國記憶體儲器領域多項高端産品空白,部分産品實現國産化替代……

這是西安紫光國芯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紫光國芯)最新的“成績單”。

西安紫光國芯的20年,是西安半導體産業發展的縮影。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陜西緊盯關鍵領域核心賽道,加速追“芯”之路,擴大“芯”版圖,加快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高地。2022年,陜西半導體産業規模達1700億元,居全國第4位。

鏡頭一    逐夢,創造更多“芯動奇跡”

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3月2日,記者走進坐落于西安高新區的西安紫光國芯的存儲和邏輯電路測試分析中心,看到各類先進設備整齊排列,操作臺螢幕上的數據不斷變化著。

“現在正在進行積體電路産品測試,不斷變化的數據就是積體電路性能、品質的體現。”西安紫光國芯總經理江喜平説,這些設備可以支援積體電路産品不同階段的測試需求。

紮根西安高新區近20年,西安紫光國芯一直深耕積體電路領域,緊盯世界科技前沿,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西安紫光國芯的研發隊伍已經從最初的50余人,逐步擴大為工程師佔比80%以上的600余人的團隊。

江喜平告訴記者,公司業務涵蓋記憶體晶片及模組産品、嵌入式DRAM和控制晶片,以及專用積體電路的設計開發服務,其産品廣泛應用於數據中心、伺服器、電腦、消費電子等領域。“像生活中常見的無人機、網際網路錄影機、智慧屏、掃地機器人、智慧機頂盒、新能源汽車等産品,都用到了我們研發的晶片。”江喜平説。

追“芯”路上,正是對科技創新的不懈追求,促使西安紫光國芯不斷突破一項又一項關鍵技術。在這一探索的過程中,江喜平也越來越認識到,科技創新賦能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意義。

2022年,西安紫光國芯的研發投入同比增長80%以上。“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雖然掌握核心技術的過程並不容易,但這條路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江喜平説,未來,西安紫光國芯將持續和知名院校、本地積體電路産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佈局三維整合DRAM和新型存儲技術研究,深度融合創新,推動西部地區將科研勢能轉化為技術突破的強大動能,扛起新時代企業科技人員的使命和擔當。

江喜平相信,隨著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由勢轉能,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像西安紫光國芯一樣紮根陜西,在追逐夢想的同時,也創造出更多的“芯動奇跡”。

鏡頭二    追“光”,照亮更多“芯動夢想”

28歲的朱非,如今是哲庫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的一名積體電路工程師。而就在一年之前,他還在深圳一家上市公司從事著銷售和技術服務工作。

回想起當初“跳槽”的決定,朱非深感慶倖。

從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畢業後,朱非長期在深圳工作。2021年3月,人社部發佈了18個新職業,其中一個就是積體電路工程技術人員。看好半導體行業發展前景的朱非,決定回家鄉西安發展。不久後,他成為陜西半導體先導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樹芯計劃”學員。經過半年的晶片設計、晶片驗證等課程學習之後,朱非順利“畢業”,先後拿到哲庫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西安中興通訊終端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的錄用通知。

作為陜西半導體先導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的知名培訓品牌,“樹芯計劃”已經為半導體行業培養、輸送了包括朱非在內的5000余名人才。

陜西半導體先導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是由中國西電集團、陜西電子資訊集團、西安高新區及部分科研院所等共同發起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主要服務內容是中國先進半導體産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

2019年開始,依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家積體電路産教融合創新平臺,陜西半導體先導技術中心有限公司逐步建立起積體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全産業鏈的課程體系,進行行業人才培養。

早在2003年,西安就吸引了全球半導體巨頭英飛淩的目光,隨後,美光、三星落戶。這三家企業“牽手”西安,帶動了上百家配套企業入駐。

“只有擁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有一流的科研成果和與世界一流水準‘對話’的能力。”陜西半導體先導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曉寧説。

因此,從2018年陜西半導體先導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何曉寧就把人才培養擺在重要位置。“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我們也一直努力用好平臺,為産業輸送更多高品質人才。”在何曉寧看來,科技創新是關乎人的學問,只有發揮好陜西人才資源富集優勢,讓人才優勢更好地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才能為陜西戰略性新興産業高品質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注入磅薄動能。

何曉寧也欣喜地看到,在陜西不斷完善的科創政策支援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半導體行業。

如何追“光”而行,照亮更多“芯動夢想”,打造一顆“中國芯”?

“我們不僅自己要‘跑’得更快更遠,還要帶著更多年輕人一起‘跑’!”對於陜西半導體産業的發展前景,何曉寧滿懷憧憬。

鏡頭三    強“鏈”,解鎖更多“芯動密碼”

西安紫光國芯和陜西半導體先導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所在的西安高新區,寸土寸金、高樓林立。想讓這些高檔商務樓宇持續“高畝産”,讓企業“安居”、人才“樂業”,解鎖更多“芯動密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為西安追“光”而行的前沿陣地,西安高新區在一流營商環境打造上不斷突破,陪伴好企業成長的每一步——

完善“鏈長制”“一企一鏈”機制,持續實施“千人幫千企”“企業直通車、服務萬里行”等機制;

建立硬科技企業梯度成長培育體系,設立支援硬科技企業上市專項資金;

推出“專精特新信易貸”“首信貸”等信用融資産品,助力企業破解融資難題;

發力構建企業想要的“朋友圈”,為國家硬科技創新示範區建設注入強勁的動力……

2022年,西安高新區生産總值達3104.3億元,培育汽車、電子資訊兩個千億級産業集群,34家企業成為陜西省第一批重點産業鏈“鏈主”企業,新增上市企業10家,國家級高新企業突破5000家。

好成績離不開不斷提升的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也離不開政府部門的“保姆式”服務。

西安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郭曉輝介紹,今年,西安高新區將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夯實高品質發展的人才、科技、智力支撐。預計到年底,西安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6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6000家,高技術産業産值增長30%,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增長32%。

目前,陜西坐擁200余家半導體企業、科研院所和相關機構,從業人員超過6萬,已經形成從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研製、生産,到積體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系統應用的完整産業鏈。

下一步,陜西將加快科技強省建設,完善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培育鏈條,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打造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發揮好秦創原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優化服務和制度供給,招引更多先進製造業、研發中心、區域總部企業落戶,讓科創企業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記者 付玉瑋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陜西鍛造創新驅動“中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