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院裏的非遺課,真有趣!”
2月21日,農曆二月初二,在銅川市耀州區沮河社區的秦繡小院裏,一群學生簇擁在小院主人王麗麗身旁,眼中寫滿了好奇。桌面上,包含蝎子花饃在內的各式花饃,造型生動有趣、色彩鮮艷奪目,充滿濃郁的民俗氣息。
“同學們,有人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在往年的今天,你們咬過蝎子尾巴嗎?”王麗麗打趣地問道。
“蝎子尾巴還能咬?”孩子們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二月二’是龍抬頭的日子,其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作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這一天,民間有咬蝎子尾巴和吃棋子豆的習俗。這裡的蝎子不是真正的蝎子,而是蒸年饃時一併製作的麵食蝎子。”王麗麗娓娓道來。
麵食蝎子,賽的是主婦的心靈手巧,先得把發好的麵糰做成蝎子模樣,然後放在籠裏蒸熟,再用釘子固定在墻上,風乾待用。“二月二”這天,大人們便會取下麵食蝎子和孩子一起吃。據説,吃過風乾的麵食蝎子,在以後的日子裏,便不會被毒蟲叮咬。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祈盼平安健康的美好願望。
秦繡小院裏,百歲老人許桂花、耀州面塑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崔百來以及其他幾位民間藝人,將蝎子花饃遞給10個孩子。孩子們吃著蝎子花饃,對傳統民俗有了更深了解。
在這個小院裏,孩子們不僅可以聽講,還能體驗花饃製作過程。大夥兒擼起袖子,拿著鬆軟的麵糰,跟著耀州面塑非遺傳承人有模有樣地學著製作花饃。古樸的小院回蕩著歡聲笑語。
“文化小院裏的非遺課,真有趣!大家製作的人物和動物都栩栩如生,我很喜歡,就跟著老師學做了大象和蛇。這門技藝看著容易,做起來難。”銅川市新區裕豐園小學五年級學生張筠熙説,“今天才發現二月二竟然有這麼多習俗。”
銅川市新區裕豐園小學教師趙雯説:“孩子們特別喜歡花饃,喊著要等花饃蒸熟了帶回去給父母看一看。”
崔百來欣慰地説:“看到小朋友們喜歡傳統文化,我感覺耀州面塑後繼有人!非物質文化遺産後繼有人!祖先們的智慧和美好期盼不能遺失,要一代一代傳下去。”
文化小院建設是銅川市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新發展、探索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建設的創新實踐,秦繡小院便是其中之一。“未來我們還將舉辦一系列常態化非遺體驗活動,讓非遺被更多人看到和熱愛!”王麗麗説。記者 趙楊博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文化小院裏的非遺課,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