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清平堡遺址:蒙漢交流的“見證者”

清平堡遺址位於陜西省靖邊縣楊橋畔鎮東門溝村,是明長城延綏鎮三十六營堡之一,也是當時兩個政權之間互市的場所之一。所謂互市,是中國歷史上同時期不同政權之間邊境貿易活動的統稱。在清平堡發生的互市則發生在明朝和北方政權之間。

自2020年以來,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清平堡遺址開展考古發掘工作。初步成果顯示,清平堡在修建之初具有軍事、商貿的雙重屬性,在使用過程中,營堡內部及周邊更多的是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清平堡位於毛烏素沙地邊緣,平面略呈長方形,南北長約600米,東西長約300米。堡內外高低起伏,被流沙覆蓋。考古人員在清平堡遺址發現中心樓、南門及甕城、顯應宮、民居與商鋪、堡外的寺院等遺跡,出土了大量建築構件、生活用瓷器碎片、彩繪泥塑神像、宗教用品,還有極少量的武器類用品。

中心樓位於清平堡的中心位置,原本是一座高臺樓閣建築,現僅存臺體部分。臺體下設4齣券洞,連接堡內4條主幹街道。中心樓本身及其在城址中的建築佈局,最早可追溯到漢代的市場,反映出營堡的商業功能屬性。與中心樓南側券洞正對的南門位於清平堡南城墻中部,門外設甕城,反映出營堡的軍事防禦屬性。

顯應宮位於中心樓西側偏北,平面為長方形。顯應宮建築結構保存完整,由磚砌的照壁、大門、院墻、戲臺、東西兩廡、正殿、寢宮等部分組成,整體呈軸對稱分佈。顯應宮的前朝後寢、戲臺與照壁、東西兩廡的結構,都體現出濃厚的中原文化因素。顯應宮東西兩廡具有明朝風格和蒙古風格的兩大類泥塑神像,反映出當時在清平堡內,蒙漢兩族人民交流融合、平等共處的情況。

在中心樓南側街道兩側清理出分佈較為密集的小型建築10余間,多為“一宇兩內”的結構。住房內有磚砌火炕,院落中有碾房或磨房的遺跡,為當時駐堡軍民居住的普通民居,反映了在清平堡中北方文化與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情況。

此外,在營堡外側護城墩南側還發現了寺廟遺址。

通過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對清平堡遺址的整體佈局和結構、保存情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確認以清平堡為代表的長城遺址是不同民族的文化發生碰撞、交流、融合的場所。

清平堡修建於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經過數次增修後,棄置於康熙年間。發掘揭露的這些遺跡反映出清平堡使用的年代裏,在清平堡及其周邊,蒙漢兩族以交流融合為主,宮室制度傳承有序。

“以清平堡為代表的長城遺址考古工作,是要明確長城修建時的主觀定位,明確長城在使用過程中所起到的具體作用,並以此為基礎,闡釋長城在中華文明的傳承發展與中華民族的融合發展中起到的作用,進一步認識到民族的融合發展與文明的交流融合始終是歷史的大勢。”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清平堡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于春雷説。

本報記者 趙茁軼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清平堡遺址:蒙漢交流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