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看,3500年前的文物如何現場“保鮮”

3500年前的文物如何在考古現場“保鮮”?2月24日,在2022新疆考古工作彙報會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復師余騰飛展示了《吉仁臺溝口遺址高臺遺存出土木車構件的現場保護》,揭開了文物現場“保鮮”謎底。

吉仁臺溝口遺址位於尼勒克縣,是新疆伊犁河谷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以青銅時代為主體的聚落遺址,曾入選201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2年7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高臺遺存進行發掘時,發現了一批木質車輛,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年代最早、數量最多、保存較為完整的木質車輛實物資料,包括車輪、車轅、車軸、車廂等部件,填補了國內早期車輛發現的空白,是中國車輛史上的重要發現。

由於長期埋藏于複雜的環境中,這些木質車輛本體較為糟朽,極其脆弱,迫切需要進行現場保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決定,嘗試考古發掘和現場保護同時進行,最大限度為文物“保鮮”。

“我們遵循最小干預、可逆性等文物保護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制定了保護預案。”余騰飛認為,對於考古發掘現場出土脆弱有機質文物的保護來説,環境控制最為重要,用遮陽傘、塑膠薄膜搭成的臨時保護棚仿佛一個“小型實驗室”,“我們給保護和發掘工作創造了一個相對穩定、有利於木質文物保存的小環境。”

在清理環節,考古人員用竹籤、毛刷、洗耳球等工具,小心翼翼地為這些在地下埋藏了3500多年的木質車輛清污“潔面”,再用特殊溶液為它們保濕“養顏”。

在對木車部件進行三維資訊採集後,便需要從考古現場提取這些木質車輛,這是關鍵技術環節。由於木質車輛本體較為脆弱,大家擔心提取過程中出現開裂、變形等情況,就先用特殊試劑對其進行預加固,再用經過防霉、保濕處理的無菌紗布包裹好木車構件,最後從考古現場提取。“真比照顧嬰兒還小心。”余騰飛説。

提取出的木質部件依然要小心呵護。余騰飛和同事們用脫酸棉紙、醫用脫脂棉、醫用紗布、聚乙烯薄膜、泡沫板等材料,為提取後的木車部件創造了一個個安全穩定的保存環境。

“這次現場保護工作大約持續了一個月,比較成功。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有機融合、同步規劃、同步開展,為今後類似的現場文物保護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李文瑛説。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張海峰

來源: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看,3500年前的文物如何現場“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