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櫟陽城遺址:古代都城佈局的重要史料
2012年起,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聯合組成的阿房宮與上林苑考古隊,對秦漢櫟陽城遺址逐年開展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考古人員在此發現了我國考古史上第一個“沖水式”廁所,首次考古清理出秦漢都城附近的農業景觀,發現並確定了時代最早的都城軸線,對戰國秦漢都城乃至我國古代都城的佈局研究均有重要價值。
據文獻記載,在秦遷都咸陽之前,櫟陽城曾為秦都城34年。秦人在這裡開展了一系列社會變革,商鞅變法就在這裡。秦末楚漢時期,櫟陽城為塞王司馬欣之都。漢初,劉邦先以櫟陽城為都,後高祖七年“長樂宮成,自櫟陽徙長安”。櫟陽城是大漢王朝的第一個都城。
2012年,阿房宮與上林苑考古隊確定秦漢櫟陽城遺址3號古城的時代為戰國中期至西漢前期,是文獻所載秦漢時期的櫟陽城所在。之後,考古人員對其逐年開展較大面積的發掘。
2019年至2020年,考古人員發掘的3號古城4號至9號建築,對臨近城內北墻的“後宮”區域進行了較完整的揭露。2021年至2022年開展的3號古城3號、11號建築的清理工作,第一次完整揭示出戰國中期至西漢前期都城核心區重要建築的平面形制,是戰國秦漢考古的重要發現。
3號古城3號、11號兩座建築,整體坐北朝南,呈長方形,由臺基、散水等組成。3號建築臺基四週發現散水,臺基北側、西側散水處發現屋檐滴水形成的滴水坑,表明建築原為瓦頂。在散水外緣之內,發現連續分佈、間距不等的陶立管。此外,考古人員還在3號建築臺基西北、東北、西南、東南角各發現一枚俗稱“瓦當王”的大半圓瓦當,為解決1956年發現第一枚“瓦當王”以來爭論未解的大半圓瓦當使用等學術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
“此次出土的空心磚臺階、大半圓瓦當、陶立管等遺存,是目前考古工作揭示出的時代最早、等級最高的考古實證,對戰國秦漢一系列高等級建築的深入研究有重要價值。”秦漢櫟陽城遺址項目負責人劉瑞説。
此外,考古工作者還在3號建築基址發現一處“沖水式”陶便器。
“沖水式”陶便器由臺基上的室內廁位和房外排污坑兩部分組成,受晚期遺存破壞,廁位上部結構不存。這是中國歷代宮城考古中發現的唯一一例廁類遺存,也是我國考古發現的第一個“沖水式”廁所。
通過考古清理和進一步解剖發掘揭示,3號古城的3號、11號等建築從戰國中期建成之後,一直延續使用到西漢前期,建築形制、佈局未有改變。清理過程中,在3號、11號建築,考古工作人員還清理出成片分佈的由田間道路、溝渠、水井、田地等組成的漢代農田。它們與農田中較為規律分佈的犁溝、牛蹄等,共同構成了迄今為止在秦漢都城附近首次發現的農業景觀。
3號、11號建築考古發掘,第一次完整揭示出戰國中期至西漢前期都城核心區重要建築的平面形制。從3號、11號等建築的發掘情況看,不同功能的建築,無論是建築平面與佈局,還是建築材料的使用、散水位置與組合等都存在明顯的等級差異。
經勘探、發掘,考古人員確定3號建築中存在一條貫穿整個3號古城核心宮殿建築的南北向軸線。這條軸線是目前考古發現並確定的時代最早的都城軸線,對戰國秦漢都城乃至我國古代都城的佈局研究均有重要價值。
“秦漢櫟陽城遺址規模大,保存較好,有比較完整的城市佈局,是中國城市發展階段中的重要環節,對研究秦漢都城的規劃、中國城市的發展史都有較高價值。”劉瑞説,“隨著一系列大型建築的清理,我們對從戰國中期延續到西漢初期,從王國到帝國時代主要核心建築的特點、形制和演變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本報記者 張琪悅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秦漢櫟陽城遺址:古代都城佈局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