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陜西三大遺址入圍終評

2月27日,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根據投票結果,22個項目入圍終評,其中陜西省的陜西西安太平遺址、陜西旬邑西頭遺址、陜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三個項目入圍,西安佔兩項。

太平遺址

為了解小麥東傳路線提供了明確證據

太平遺址位於陜西省西安市西鹹新區灃東新城鬥門街道太平村東側,遺址周圍地貌為河流沖積平原,地勢開闊平坦,海拔約365米。

據了解,太平遺址是鬥門水庫項目建設過程中新發現的古遺址。在國家文物局、陜西省文物局指導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牽頭,聯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組成太平遺址聯合考古隊,自2021年3月起,對太平遺址開展科學、系統的考古發掘與研究。截至目前,已完成50余萬平方米的考古勘探,累計發掘面積4600平方米。

各類遺跡中浮選出大量的動植物遺存,表明太平遺址先民採取了種植、採集、家畜飼養、漁獵等多種生業模式,為了解先民對自然資源開發,生態環境變遷和人地關係提供了重要依據。特別是小麥的發現,對於了解小麥東傳路線提供了明確的證據。

初步的考古工作顯示,太平遺址的文化內涵已經出現了以禮制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徵,與周邊同時期文化的密切聯繫表明太平遺址已經具備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輻輳之地,奠定了關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漢、唐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礎。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中國史前社會動蕩整合的廣闊背景下,乙太平遺址為代表的客省莊二期文化,在區域文化互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陜西旬邑西頭遺址

發現西周大型城址

西頭遺址位於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張洪鎮原底社區西側約1公里西頭村,地處涇河東岸臺垣邊緣地帶,距涇河約5千米。

1943年石璋如先生在涇河流域考古調查發現該遺址,稱為“南頭遺址”;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將該遺址稱為“上西頭遺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明確該遺址以商周時期遺存為主體。

2017年西北大學等單位對該遺址進行了詳細調查與初步勘探,明確遺址分佈範圍和文化內涵,將新確認的遺址稱為“西頭遺址”。2018年-2022年由西北大學、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對該遺址進行持續考古發掘工作,先後發掘南頭、魚嘴坡、尖子、上廟、斜圳五個地點,發現仰韶、龍山、先周、西周、漢唐等各時期遺存,共發掘灰坑650余座,墓葬140座,陶窯、房址、灰溝等各類遺跡40余個,出土陶器、銅器、骨器、石器千余件。該遺址的發掘為涇河流域先秦時期文化序列、區域聚落形態及周文化起源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

西頭遺址是目前涇河流域考古發現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商周時期遺址,為區域考古研究打開了新局面;該遺址構建起區域商周時期的年代序列,為探索周文化起源與早期發展提供了新基點;遺址發現西周時期大型城址,為王畿地區統治方式研究拓展了新路徑;西周時期大型圍溝墓地及高等級墓葬的發現,為揭示區域人群變遷及社會演進提供了新證據,對涇河流域聚落演進與商周社會變遷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尋找文獻所記載西周“豳師”提供了重要線索。

秦漢櫟陽城遺址

發現了約2400年前的“沖水式”廁所

秦漢櫟陽城位於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新興、武屯街道。據文獻記載,櫟陽自秦獻公二年遷都櫟陽(前383年),到孝公十一年遷都咸陽為秦都34年,其間秦人再次開展了一系列深刻的社會變革。秦末楚漢,櫟陽先為塞王司馬欣之都,後為漢王劉邦之都。漢初劉邦先以櫟陽為都,後高祖七年“長樂宮成,自櫟陽徒長安”,櫟陽是大漢王朝的第一個都城。

1980年-198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櫟陽發掘隊在劉慶柱、李毓芳先生帶領下對櫟陽開展了為期兩年的考古工作。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聯合組成的阿房宮與上林苑考古隊重啟櫟陽城考古,先後確定三座古城,確定三號古城的時代為戰國中期至西漢前期,是文獻所載秦漢為都時期的櫟陽所在。

在西安市閻良區等各級地方政府支援下,從2018年開始在三號古城內開展較大面積發掘,2019年-2020年發掘三號古城四號——九號建築,將臨近城內北墻的“後宮”區域進行較完整揭露。2021至2022年開展的櫟陽城遺址三號古城三號、十一號建築的清理工作,第一次完整揭示出戰國中期至西漢前期都城核心區重要建築的平面形制,是戰國秦漢考古的重要發現。在三號建築臺基中部偏西分佈有一座半地下建築,發現了約2400年前的“沖水式”廁所,並首次在秦漢都城附近發現了農業景觀。

2019年以來在秦漢櫟陽城遺址三號古城核心區宮殿建築的大面積連續性考古發掘,是近年來我國戰國中期列國都城核心建築的重要發掘,隨著一系列大型建築的清理對戰國時期,特別是對從戰國中期延續到西漢初期的從王國到帝國時代主要核心建築的特點、形制和演變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記者 楊明

來源:西安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陜西三大遺址入圍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