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山東煙臺:人工智慧技術為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智慧工藝優化大大提高了企業生産效率,效率整體提升約50%,首次産品合格率提升20%,每年節約原輔料成本100萬元以上。” 煙臺立衡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煙臺立衡環保”)總經理鄭紅梅表示,在配料環節和生産環節引入華為雲AI技術,企業實現了從工業用潤滑油到車用潤滑油的飛躍,推動了公司高品質發展。

在數字化轉型大趨勢下,煙臺黃渤海新區管理委員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出臺一系列企業數字化發展扶持政策。華為(煙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以下簡稱“華為創新中心”)作為華為在山東省內佈局的首家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自成立以來,創新應用人工智慧技術賦能企業實際工業場景,致力於將煙臺黃渤海新區打造成全國知名的“AI+工業”創新試驗示範區和産業聚集區。煙臺立衡環保就是新區眾多與華為創新中心取得顯著合作成果的代表之一。

華為雲AI演算法+大數據 “革命性”技改助力企業年節約成本百萬元

煙臺立衡環保是一家生産潤滑油的企業。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機械工業對潤滑油産品品質、生産工藝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産品特殊的生産工藝要求企業必須開展從配料到生産的“全過程”模式創新。

2022年,在煙臺黃渤海新區管委的推動下,煙臺立衡環保與華為創新中心“牽手”,引進華為雲AI演算法,對生産線進行技術改造。

華為創新中心通過人工智慧、物聯網、雲平臺等技術,為企業打造智慧配比工藝優化系統。以批次生産實時數據為線索、以工藝品質大數據為基礎,借助AI演算法能力,實現生産運營全過程“有數可依”的精細化管理,同時通過生産工藝的智慧化指導,在滿足産品指標要求的情況下,綜合考慮成本最優,實現老師傅經驗的固化與傳承。

“我們在配料環節和生産環節引入華為雲AI技術。” 鄭紅梅介紹道,基於自身多年積累的專家經驗和生産數據,公司依託華為雲ModelArts平臺,實現生産過程智慧工藝優化和新品潤滑油智慧配比推薦。智慧配比減少反覆調試過程,固化專家經驗;智慧工藝優化大大提高企業生産效率,保障成品品質。

“通過這次聯合創新,企業産品配方調配實現了智慧化、數字化。”鄭紅梅説,首先解決了人的問題,原來主要是人工調配,就是靠傳統的幾比幾。這次技術改造升級,把原來固化的經驗進行了優化,大大節省了人力;其次,避免了傳統固化人工調配過程中造成的一些瑕疵,産品的品質大大提高,産品更精細、更優質,尤其對中高端産品品質的提升作用更為顯著。  

智慧化視覺檢測代替人工 企業高品質發展裝上“加速器”

與煙臺立衡環保一樣,同樣收穫優秀合作成果的還有浦項(煙臺)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面對中國國內新能源整車企業陸續落戶山東,公司為提高産品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在設備數字化改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通過黃渤海新區管委牽線搭橋,我們接觸到了獲得市場認可的華為,並取得了超預期的合作成效。” 浦項(煙臺)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景在善説。

浦項(煙臺)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車鋼板加工、生産、配送的傳統製造型企業,通過與華為創新中心合作,人工智慧與電腦視覺完美結合,實現了鋼板産線的智慧化視覺檢測,不僅解決了鋼板生産過程停機檢查的時間浪費和人工抽檢的弊端,更使檢測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得到保證,實現了産品交付品質的躍升。

同時,在安全生産方面,通過將華為雲視頻AI演算法編入車間內外監控視頻流,智慧自動化監控替代了原先的人工巡檢,實現了對設備安全周界、人員安全裝備等廠區54處場景的智慧監控,發生異常情況時的告警和響應速度,由原來的5分鐘升級為秒級報警,同時也能精確定位事發地,有效增強了園區安全保障能力。

9大産業領域 64項創新 奮力譜寫“智慧製造”新篇章

在華為創新中心展廳,人民網山東頻道看到,華為創新中心為企業提供端到端的服務,覆蓋各行各業從龍頭企業到小微企業,共510多家。

“我們本著‘建設一座燈塔、照亮一個行業’的理念為區內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智慧化升級服務”,華為創新中心運營總經理張延傑介紹,華為創新中心基於華為在ICT領域30多年的技術積累,聯合區內企業在“智慧園區”“智慧質檢”“數字工廠”“智慧運營”等方向開展了人工智慧探索創新。

“華為創新中心項目是我們2019年引進的第一個重大平臺類創新項目。”煙臺黃渤海新區科教創新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江榮介紹,3年來,華為創新中心攜手企業開展聯合創新64項,其中不乏多個國內、業內首創成果,如“煤化工領域蚯蚓盒子”“汽車剎車盤視覺分揀”等,對企業提質增效起到了極大促進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根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技術産業雙輪驅動 加速煙臺市經濟高品質發展——華為(煙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價值報告》(2023年2月),華為創新中心結合自身能力和黃渤海新區企業發展特點,形成“4+4+N”的數字化使能體系架構(4類核心能力、4個中心、N個行業),服務覆蓋了萬華化學、艾迪精密、新時代健康、毅康科技、鬥山機械等黃渤海新區90%以上的頭部企業,賦能1520多位包括企業高管、技術精英及開發者在內的數字化轉型人才;助力11家企業進入華為生態圈,累計導入商機超5000萬,實際轉化訂單超3000萬,切實為黃渤海新區企業打開了一條連結全國、直達全球的便捷市場通道。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當前我們工作的重點,對智慧化技改、智慧化數管等做了專門的規劃和真金白銀的政策扶持。”煙臺黃渤海新區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局副局長周世忠説,我們將一進步完善政府服務,幫助企業和服務商結成對子,助力整個煙臺黃渤海新區乃至整個煙臺市的産業擁抱人工智慧技術,讓更多企業走上“智慧製造”的道路,積極建設人工智慧聚集及産業發展的“新高地”。(李雲豐)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山東煙臺:人工智慧技術為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