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陽城遺址發現目前最早的都城軸線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聯合組成的阿房宮與上林苑考古隊,近年在櫟陽城遺址考古取得豐碩成果。從2018年開始,考古隊在三號古城內開展較大面積發掘,2019年至2020年發掘了三號古城的四號到九號建築,將臨近城內北墻的“後宮”區域進行較為完整的揭露。
2022年,考古隊對前述發掘區南側的三號建築和十一號建築進行了完整揭露,並在其中發現了沖水式陶便器,這是中國歷代宮城考古中發現的唯一一例廁類遺存,也是我國考古發現的第一個沖水式廁所。
三號建築整體坐北朝南,呈長方形,由臺基、散水等組成。在發掘時,考古工作人員在三號建築臺基四週發現散水,臺基北側、西側散水外發現屋檐滴水形成的滴水坑,表明建築原為瓦頂。在散水外緣之內,發現連續分佈、間距不等的陶立管。發掘過程中,還在三號臺基西北、東北、西南、東南角各發現一枚俗稱“瓦當王”的大半圓瓦當,為解決1956年發現第一枚瓦當王以來爭論未解的大半圓瓦當如何使用等學術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
三號建築臺基之上為原建築空間,受晚期遺跡破壞,東側未發現建築使用期間地面,在臺基中部偏西分佈有1座半地下建築(編號F1,2016年探溝發掘中清理),向西新清理出1處遺跡(編號F2)。F1坐北朝南,由門道、通道和地下空間組成,整體呈不規則甲字形,使用面積29.27平方米。F2根據形制判斷,其由臺基上的室內廁位和房外排污坑兩部分組成。受晚期遺存破壞,廁位上部結構不存。發掘顯示,廁所可分早晚兩期。
十一號建築位於發掘區東側,通過北側廊道西折後與十號建築連接。其臺基呈長方形。臺基西側、南側、北側發現散水,北側廊道以東的殘存散水,在內外兩條立瓦內用卵石平鋪,殘長2.6米、寬0.67米,殘存卵石9排,東西長2.52米,呈南高北低。卵石為橢圓形,直徑8~10釐米,在臺基北側、南側、西側的散水與臺基間均分佈有陶立管。
通過考古清理和進一步解剖發掘揭示,三號古城的三號、十一號等建築從戰國中期建成之後,一直延續使用到西漢前期,建築形制、佈局未有改變。
在考古工作人員清理過程中,于三號、十一號建築之上,還清理出成片分佈的由田間道路、溝渠、水井、田地等組成的漢代農田,它們與農田中較為規律分佈的犁溝、牛蹄等一起,共同構成了迄今為止第一次在秦漢都城附近發現的農業景觀。
在櫟陽城遺址三號古城的三號、十一號建築的考古發掘中,第一次完整揭示出戰國中期至西漢前期都城核心區重要建築的平面形制,是戰國秦漢考古的重要發現。從三號至十一號等建築發掘的情況看,不同功能、等級的建築,無論是建築平面與佈局,還是建築材料的使用、散水位置與組合等都存在明顯的等級差異。
根據勘探、發掘資料,結合三號建築東側南北兩台階可確定,那裏存在一條貫穿整個三號古城核心宮殿建築的南北向軸線。作為目前考古發現並確定的時代最早的都城軸線,它的發現和確定,對戰國秦漢都城乃至我國古代都城的佈局研究均有重要價值。
櫟陽城遺址是國家文物局公佈的“十四五”時期大遺址之一,2019年以來在其三號古城核心區宮殿建築的大面積連續性考古發掘,是近年來我國戰國中期列國都城核心建築的重要發掘,隨著一系列大型建築的清理,我們對戰國時期,特別是對從戰國中期延續到西漢初期的從王國到帝國時代主要核心建築的特點、形制和演變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記者李潔 張哲浩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櫟陽城遺址發現目前最早的都城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