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練好算力內功 打通數字經濟任督二脈

如果沒有強大的算力支撐,AI也做不到“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産力,對推動科技進步、行業數字化轉型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最近大火的ChatGPT等AI産業化的落地,同樣讓人們對算力的發展滿懷期待。

可以説,活蹦亂跳的AI背後離不開數據、算力及演算法的支撐。當前,算力已成為繼煤炭、熱力、電力之後新的關鍵生産力,在算力作用下,生産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算力規模越大,經濟發展水準越高。

單從我國通訊業來看,幾十年彈指一揮間。借助數字經濟發展我們從2G快步邁入5G,從八十年代的BP機到身份象徵的“大哥大”,再到後來的“小靈通”、如今的智慧手機,無不是數字迭代的産物。行業百態被數字經濟背後的強大算力“鏈”接在了一起,一部手機走天下、無人駕駛等萬物互聯的場景融入人們的生活。

除了生活,讓我們再來看看算力背後的經濟賬。相關數據顯示,算力每投入1元,將帶動3元至4元的經濟産出。算力對數字經濟和GDP的發展有顯著的帶動作用,一方面加速了資訊技術産業迭代創新,另一方面助推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帶來相關産業産值增長、生産效率提升、商業模式創新、用戶體驗優化等延伸性效益。根據中國算力發展指數白皮書(2022年)測算,2021年,我國算力規模增長50%,數字經濟增長16%,GDP名義增長12.8%。與全球相比,我國算力對GDP增長的拉動作用顯著,在2016年至2021年期間,我國算力規模平均每年增長46%,數字經濟增長15%,GDP增長9%。

算力成倍速發展是大勢所趨。政策方面,“十四五”規劃為算力發展劃定路線圖,明確指出,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強化算力統籌智慧調度,建設若干國家樞紐節點和大數據中心集群,建設E級和10E級超級計算中心。陸續出臺的文件,如《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十四五”資訊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十四五”國家資訊化規劃》等,為算力發展注入加速度

啟動實施“東數西算”工程,著力構建以新一代資訊通信網路為基礎,以數據和算力設施為核心,以融合基礎設施為重點的新型資訊基礎設施體系,加強算力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算力資源的供需對接,為算力行業培育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同時,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可以説,借政策東風,一批批企業應運而生,中國算力架構圖躍然紙上。

數據作為生産要素走向前臺,算力成為核心的核心。當前社會對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慧的多元化應用場景提出更高要求,同時對算力也提出了更多元的需求。

上乘的武功秘籍更強調內功修煉。在算力加持下,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同樣如此,算力成本與功耗如何進一步降低成為擺在企業面前需要攻克的難關。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當科技夢想照進現實,希望企業都可以有底氣地説:“你們儘管想像,我們負責實現。”蘇詩鈺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練好算力內功 打通數字經濟任督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