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促轉型融合 多地發展數字經濟再發力

近段時間,多地明確2023年數字經濟發展目標和舉措,提高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因地制宜培育數字産業,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新春伊始,浙江提出以更大力度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推動以數字經濟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江蘇提出,搶佔數字經濟關鍵賽道,努力建設“數實融合第一省”。

山東濟南提出,2023年以打造數字先鋒城市為牽引,確保數字經濟佔比達到48%以上。

不少地方還進一步細化2023年數字經濟發展目標。例如,《2023年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方案》對基礎支撐、核心産業、産業數字化轉型等列出目標,其中提出,電子資訊製造業營業收入力爭突破8000億元,先進計算、軟體産業規模均超過500億元等。重慶提出,2023年力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收入增長20%,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賽智産業研究院院長趙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立足當下,數字經濟能夠為地方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包括新産業、新投資、新消費和新動能。著眼長遠,加快數字技術進步、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生産要素投入,將推進生産要素重組和高效配置,提升全要素生産率,也將加速供給側和需求側高效匹配,推動市場繁榮和經濟長期增長。

事實上,數字經濟正成為各地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數據顯示,2022年,江蘇數字經濟規模超5萬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11%左右;福建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6萬億元;湖北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4萬億元;江西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萬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提高到35%。

培育壯大數字産業

提出總體目標的同時,各地聚焦特色和優勢産業領域,培育壯大數字産業。

江蘇提出做強做優“數智雲網鏈”等數字産業,積極發展第三代半導體、元宇宙等産業。河南提出重點發展先進計算、網路安全、積體電路、智慧感測器等數字産業。

不少地方正加快推動數字産業集聚發展。福建提出2023年將佈局人工智慧、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未來産業,打造大數據、物聯網、衛星應用等千億産業集群。山東提出推動積體電路、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等數字産業突破發展,支援濰坊建設元宇宙産業園。

“在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共同驅動下,數字産業持續提升創新效率,助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正融入千行百業並不斷開闢新領域新賽道。”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當前各地立足區域差異和發展特色,遵循需求導向和場景驅動,加快部署數字産業。下一步,應基於從科技到産業轉化規律和推進方式,堅持因地制宜、因業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數字産業集群。

趙剛表示,數字産業佈局要結合各地資源稟賦,統籌規劃和佈局。例如,高精尖數字産業可以優先佈局在人才和技術密集的發達地區,産業數字化轉型可以優先在製造業集群地區佈局,算力中心可以優先佈局在能源豐富的地區。

推進數字化轉型和數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深入推進産業數字化轉型”“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不少地方2023年發展數字經濟關鍵舉措。

河南計劃2023年全省工業雲平臺應用率達到52%,農業生産資訊化發展水準超過30%,同時新建150個左右智慧工廠(智慧車間),遴選一批智慧製造標桿企業、優秀場景,爭創國家級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

廣東提出,新推動5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10萬家中小企業“上雲用雲”。

與此同時,相關支援舉措不斷落實落細。江蘇明確,省工業和資訊産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安排12億元,加快製造業智慧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河北將組織實施6個專項行動、20項重點工程,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等;北京將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項目給予上限100萬元的獎勵,服務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

趙剛認為,數字經濟增長的潛力來源是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需求,需要從産品、企業和産業集群三個層面全面推進數字化融合。一是推動數字技術與産品融合,開發智慧汽車、智慧家居、智慧機器人等智慧化産品;二是推動數字技術與企業融合,推進企業業務、管理、決策數字化;三是推動數字技術與産業集群融合,促進産業集群的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行銷鏈數字化協同,發展産業數字化集群。

朱克力認為,推動數實融合重在深挖應用場景,以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為兩翼,進一步提升數字産業規模,支援生態型數字平臺創新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讓數字科技企業更充分發揮自身平臺、技術、數據等優勢,有效助力實體經濟,實現以數強實。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促轉型融合 多地發展數字經濟再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