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文明》特刊丨“曲江新生活”系列報道之十一 藝彩紛呈 花開滿園
2022年,在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上,由西安演藝集團西安話劇院創排的話劇《柳青》《路遙》兩部劇目,攜手亮相,進行展演。
這不是《柳青》第一次亮相中國藝術節,早在2019年,在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上公佈的第十六屆“文華大獎”獲獎名單裏,《柳青》便位列其中。
演藝實力“藏不住”
文華獎堪稱“中國舞臺藝術的天花板”獎項。自1991年第一屆評選以來,至今已舉辦十七屆。它與“中國藝術節獎”兩獎合一,放在藝術節上評選。自最初的一年一屆,到1998年起改為兩年一屆,又到2004年起改為三年一屆,三年磨一劍,全國各地的文藝院團都很拼,這代表的是一個省域的舞臺藝術水準。
文華獎包含文華大獎和文華編劇獎、文華導演獎、文華表演獎等單項獎。而“文華大獎”含金量更高。從2016年起,文華獎“大瘦身”,獎項數量縮減70%,其中“文華大獎”只保留10個。
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可想而知獲獎有多難。
同時,“文華大獎”對我國文藝創作有一定導向作用,既講時代精神,也講藝術品質,更要讓老百姓覺得好看,要求作品藝術性、思想性、觀賞性俱佳,這拼的是真實力。
而這種實力,曲江新區很早就已經擁有。
早在2016年,由西安演藝集團西安話劇院根據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陳紹洋的事跡而創作的《麻醉師》,榮獲第十五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成為當年國內同時榮膺“文華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獎的唯一一部話劇。
此次亮相的話劇《柳青》以作家柳青為原型,講述了他放棄城市生活,帶著妻女毅然在長安皇甫村紮根14年,把自己的命運與人民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最終創作出史詩文學《創業史》的生動故事。
柳青是陜西文學乃至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面對如此鮮活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何將他的形象真實地展現給觀眾?編劇唐棟表示,這並不是一個很容易創作的劇目。
“這需要對柳青的精神有深度的了解,對柳青的作品及其生活非常熟悉,能夠真正地走進他的精神世界。”唐棟分享,為了寫好《柳青》,光是重新研讀《創業史》,就花了兩個月時間。與此同時,唐棟帶領劇組蒐集大量文字資料揣摩柳青,多次拜訪柳青的長女劉可風,聽她口述歷史,還原了一個生動形象又感人至深的柳青。
2018年9月,話劇《柳青》在西安首演,隨後這臺話劇就像柳青那樣,走近人民群眾。截至目前,話劇《柳青》已開展了五輪全國巡演,走過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北、山東、河北、福建、陜西等地,跨越二十多個城市,演出100多場,惠及觀眾10余萬人次。
傳統戲曲“火起來”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秦兒女齊吼秦腔。”
2022年6月13日晚,備受矚目的“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在易俗社文化街區啟幕。名家齊聚,名劇薈萃,一場關於秦腔的藝術盛宴在古都燃情上演。
秦腔藝術節期間,來自5個省區、33家院團的名家與新秀聯袂奉上70余臺大戲,讓廣大群眾看得盡興,過足戲癮。
戲曲惠民觀眾演員零距離
而此次活動舉辦地的易俗社文化街區,是依託百年古老劇場——易俗社,建成的中國首個秦腔文化街區。“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秦腔”,這是曲江新區改造易俗社文化街區的初心。
1912年成立的易俗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被田漢譽為“世界三大古老劇團”之一,百年來涌現出一批批享譽藝壇的著名藝術家,創排了《三滴血》《軟玉屏》《雙錦衣》等一大批精品本戲、摺子戲。2007年,西安秦腔劇院整建制移交曲江新區管理運營,易俗社也是其中一分子。
對於曲江新區來説,如何將秦腔深厚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成文旅品牌盛勢,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讓古老的秦腔藝術唱出時代之音,也讓更多人領略到秦腔藝術的魅力,這是一個必答題。
對於以文化産業為立身之本的曲江新區來説,近些年一直以全新的思維方式把脈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最新態勢。在曲江新區的努力下,秦腔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期。
“青史誰獨步,熱淚何滔滔。韆鞦誰吟唱,步履何搖搖。忍辱守孤燈,負重走狼毫。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019年,由西安秦腔劇院三意社排演的大型秦腔新編歷史劇《司馬遷》,榮獲第33屆田漢戲劇獎劇本一等獎,這也是《司馬遷》繼第八屆陜西省藝術節斬獲“文華優秀劇目獎”後的又一殊榮。
創新演繹,才能讓秦腔在新時代中觸動更多人。作為秦腔中的“王牌戲”,《三滴血》在2019年進行了大膽嘗試。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上,《三滴血》還以3D電影的形式在易俗社與廣大觀眾見面。這是秦腔藝術首次觸碰3D電影技術,更是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的創新融合,讓秦腔再次綻放出時代光彩,對傳統戲劇藝術的推廣傳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如今,在大唐不夜城裏,秦腔成為與搖滾、民族等音樂同臺競技的西安特色。秦腔定向委培班裏,一群平均年齡十一二歲的孩子,也讓秦腔育苗成林有了保障……
精品創作“花開滿園”
好的土壤,才能生出精品之“花”。
作為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區的曲江新區,就是這樣一片沃土。不論是話劇《柳青》的爆火,還是秦腔的風靡,這是時代對傳統文化精神的認同與呼籲,更是曲江新區多年深耕文化産業的必然結果。
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曾説,“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衡量文學家、藝術家的人生價值也要看作品”。
近年來,作為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區的曲江新區,文藝創作迎來井噴狀態,尤其是以西安演藝集團等為代表的屬地企業推出的多部文藝精品,更是大放光彩,在傳統文化的傳播上實現了令人驚喜的創新,也讓西安這座千年古都散發出了更大的活力。
話劇《長安第二碗》劇照
——由西安話劇院創排的現實題材話劇《長安第二碗》,以濃郁的西安風情、樸實的百姓生活,講述了西安人70年的奮鬥史、創業史,被文化和旅遊部列入“2019年全國舞臺藝術現實題材創作作品計劃”,並作為陜西省2019年重點現實題材創作劇目,亮相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
——由西安話劇院創排的原創話劇《路遙》,激勵更多人“在平凡的世界裏,做人生的奮鬥者”。2022年12月,該話劇被授予中央宣傳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戲劇類優秀作品獎。
——西安戰士戰旗雜技團創排的現代軍旅題材雜技劇《戰魂——第三戰隊》,塑造“90後”“00後”新一代軍人典型形象的同時,更是用藝術作品闡釋人民軍隊百年淬煉的鋼鐵軍魂的自覺和擔當。該劇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
——由西安歌舞劇院創排的舞劇《傳絲公主》取材于唐朝絲綢技藝西傳,講述一個“無盛唐,不傳絲”的美好故事。自2016年以來,《傳絲公主》先後入選陜西省委宣傳部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重點文藝創作資助項目等。該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後,又在北京等多座城市巡演,先後亮相中國藝術節、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
——西安市豫劇團精心打造的大型廉政教育現代劇《芝蘭花開》,被陜西省紀委監委和省文化和旅遊廳列入2019 年“廉政文化三秦行”巡演劇目,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巡演50余場,近4萬名觀眾觀看演出,掀起了廉政教育熱潮。
同時各類藝術展演亮點紛呈,以《再回長安》《大唐追夢》《夢長安》等為代表的情景演出,穿梭歷史時空,回到如夢如幻的大唐長安,深得海內外遊客喜愛。
作為文藝界的一支輕騎兵,廣播劇是融媒體時代文藝作品獨具一格的表達形式。曲江新區近兩年來,打造的廣播劇作品屢獲殊榮。由曲江出版傳媒集團和西安兒童藝術劇院首次合作的廣播劇《二十四個奶奶》,受邀赴塞爾維亞參加第26屆蘇博蒂察國際兒童戲劇節,並榮膺最高獎項——“最佳劇目大獎”和“最佳表演獎”,成為戲劇節上的最大亮點,該話劇還獲得了陜西省“五個一工程”獎。2022年,由曲江出版傳媒集團下屬陜西新動向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參與打造的廣播劇《黑色沃土》,榮獲中央宣傳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廣播劇優秀作品獎。(文/《絲路文明》 吳宇婷)
來源:《絲路文明》雜誌 責任編輯:石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