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讓古城墻煥發新生機(傾聽)

核心閱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力度”。

數字文化産業迎來良好發展機遇。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助力文化遺産保護,創新遊覽體驗方式,推出文化創意産品……在增強文物和文化遺産的承載力、展現力和傳播力等方面,數字技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為古都西安的文化名片,西安城墻也在數字化的幫助下,煥發多彩新生機。

從高空俯瞰古城西安,橫平豎直的街道錯落有致,被四四方方的城墻箍住——因此,西安又叫作“四方城”。始建於隋唐時期的西安古城墻,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代城垣建築。

日前,2022年文化和旅遊數字化創新實踐十佳案例公佈,西安城墻管委會“數字化助力西安城墻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産傳承”入選。

點點手機,就能聽講解,獲取細緻的導覽服務資訊;戴上VR眼鏡,可通過無人機“起飛”遊覽;通過數字投影等技術,在唐長安城智慧沙盤、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可以沉浸式領略大唐風情;借助文物保護監測系統,時刻掌控文物的細微變化……通過種種數字技術,西安城墻正以更豐富的方式展現絕代風華。

傾角儀、梁式測斜儀、沉降監測點

  城墻保護有了不歇崗的“哨兵”

每天清晨,年過七旬的西安市民郭彥民,都要在城墻下的環城公園遛彎,多年來雷打不動。“我家住在城墻根兒,是在城墻邊長大的。我們對它的感情啊,深著呢!”

多年來,西安城墻管委會建立運作“1+N”管理機制,“1”是指建立一套保養、維護、巡查機制;“N”就是指動員全社會向城墻保護機構及時反饋維修建議。

西安城墻已經有1400多歲了。隨著城市發展,地鐵穿行其下,沿線商業繁華,保護範圍不僅包括墻體,還有木質建築和護城河,如何及時準確給它“開藥方”是個不小的考驗。

現在,一系列數字技術的應用,讓城墻有了不歇崗的“哨兵”。

在永寧門城墻下抬眼細瞧,黛青色的墻面上,每隔幾十米便並排著3個不起眼的圓柱體。“這是垂直型固定式傾角儀,可以精準監測南門甕城內墻的水準位移變化情況。”西安城墻管委會文保旅遊部工作人員解志遠介紹,傾角儀、梁式測斜儀、測縫計、沉降監測點、水準位移監測點等監測設備及點位,遍佈在全長13.74公里的城墻上,猶如“十八般兵器”,對城墻墻體及附屬建構築物的安全狀況進行監測。

“除了城墻上的監測點,我們還在護城河一圈設立31個地下水位監測點,在地鐵經過城門處設立震動監測點。這些數字化檢測設備提供了海量數據,為我們精細化保護城墻打下堅實基礎。”西安城墻管委會文保旅遊部負責人高衡介紹,基於這些數據,我們建立了城墻文物保護“四色”分級預警系統,設立城墻沉降和裂縫的預警閾值,用綠黃橙紅代表預警等級,再根據預警等級執行不同的應對措施。

2021年年底,西安城墻經歷了一個“小手術”。那年夏秋兩季降水量增多,城墻四處馬面出現裂縫、錯臺和鼓脹,觸發了紅色預警。經過比對城墻長期監測數據,專家團隊立即確定了搶救措施,採用城上卸荷、城下加固的辦法,很快緩解了病害裂縫和位移。

每年在西安城墻舉辦的“新春燈會”和“西安城墻國際馬拉松”,吸引著大量遊客,也離不開數字化助力。“我們運用動靜態荷載監測,測算出城墻所能承受的最大動、靜承載力,加上客流監測和計算,讓文旅活動對文物的影響降到最低。”解志遠説。

“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治療,到‘未病先防’式預防,數字資訊技術賦能讓西安城墻文物保護髮生了根本性轉變。未來,我們將進一步運用三維掃描、自動化監控等技術手段,讓城墻延年益壽。”高衡説。

VR遊古城、導覽小程式、安防大數據

  景區遊覽多了“智慧助手”

“哎喲,好高!”遊客趙妍戴著VR眼鏡,緊緊握住同伴的手。頭上的玻璃屋頂外,一架無人機已經“載”著她飛出老遠,從空中俯瞰城墻美景。

自行車、電瓶車、遊船,現在又多了“無人機+VR”,城墻遊覽方式越來越多。西安城墻景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雲平臺可以遠端控制無人機自動飛行,“空中覽古城”很受遊客歡迎。

唐長安城智慧沙盤坐落在城墻南門上,通過燈光數字投影,展示了“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唐城風貌;在過水涵洞遺址,遺址與多媒體畫面虛實結合,帶遊客探尋古長安城水利體系的奧秘……

除了新奇的遊玩方式,景區智慧化建設更為遊客提供貼心服務。“景區小程式的功能真不少,語音導遊、景點推薦、電子導航、單車停放點等導覽資訊都很清楚,還分享了‘最佳拍照點’。”趙妍笑著説。

近年來,西安城墻高峰期客流量日均近2萬人,最大客流量達10萬人以上。在西安城墻管委會資訊中心,大螢幕實時顯示客流量、溫度等數據,1000多個安防設備接入中心的大數據管理平臺,實現了文保監測、客流統計、熱成像周界監測及區域絆線入侵檢測等多項功能。

西安城墻管委會資訊中心工作人員湯遠塵介紹,這些智慧化設備可以對各種安全隱患做出快速響應,既保護好文物,又保證遊客人身生命安全,大大提升了景區的管理效率。

“文旅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是一條必由之路。智慧景區的打造,帶來了更新的遊覽體驗和更高的管理效率。”西安城墻旅遊公司總經理蘇寧説。

H5小遊戲、數字藏品、文化IP

  文創産品插上數字“翅膀”

如果不能實地遊覽,來一場博物館雲遊也能“解解渴”。西安城墻唐皇城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基於三維採集技術推出了數字博物館,打開小程式,便能360度進行觀賞。博物館開發的“小武士極速夜跑”H5小遊戲還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對西安城墻的關注。

“引發興趣、引起關注,讓更多人愛上文物,數字化和資訊技術的推陳出新帶來了更多可能。”蘇寧説。

數字空間消費正在成為新風尚。不久前,“西安城墻小武士”系列數字藏品一開售便被搶購一空。為了吸引更多人來城墻走走看看,西安城墻旅遊公司還開發了一款叫做“磚集·昇平”的數字藏品,購買者可以獲贈一張西安城墻主題活動門票。

“這種文化消費新場景不僅拉近了傳統文化與公眾的距離,也為線上線下聯動帶來新途徑。”蘇寧介紹,“前不久我們上線了‘長安IN’文旅數字平臺,實現了産品到平臺的跨越,目前已開發51款數字藏品。”

“這個表情不錯!”西安數字怪獸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的動畫師周阿娟對著鏡子做出各種表情,為“唐小妃”製作三維動畫尋找靈感。

周阿娟介紹,“唐小妃”是以西安城墻常駐演出《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中的人物為原型創造出來的虛擬數字人。西安城墻管委會打造了“唐小妃”“城小將”等文化IP,1月22日大年初一,以它們為主角的原創CG動畫《盛唐天團——奇幻上元夜》在全網發佈,既有歷史韻味又具現代感的卡通形象帶觀眾雲遊城墻燈會。

“西域商人進入城門要出示‘過所’(通行證),唐朝時的大雁塔是10層而不是現存的7層……在動畫製作中,我們非常重視歷史文物的活化。”數字怪獸影視製作公司負責人石超群説。

“新穎的數字文化産品可以更好地激發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基於數據資訊,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挖掘遊客興趣點,推動技術革新,讓數字技術為文化遺産展示傳播插上翅膀。”高衡充滿期待。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讓古城墻煥發新生機(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