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老街區文化新空間(藝術為城市添彩)
核心閱讀
擁有劇場、美術館、共用辦公區等新的文化空間,不斷推出文化創作、文創開發、文化活動,提供創新的文化內容和多元的城市文化生活方式……近年來,隆福寺的嬗變創新,為新空間帶來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豐富著人們的文藝生活。
每一個觀眾化身為一家銀行,以深入參與的形式體驗金融市場運作……在北京隆福寺大麥新空間,自2022年底開啟首輪駐演的沉浸式互動戲劇《現在開市》,每場演出都會迎來不少觀眾。新形式、新場景、新業態,如今,在隆福寺,豐富多樣的文化藝術活動吸引著越來越多市民遊客的目光。
新形式
沉浸式互動戲劇豐富觀眾體驗
“《現在開市》裏,人們圍坐在一張張小桌子前,帶著對情節走向的好奇,不斷産生不同的行動和結果。”文藝評論家程輝説,這樣的沉浸式互動戲劇在表現形式上打破了“第四堵墻”,讓觀眾與演員沉浸在同一空間,並讓觀眾可以參與劇情發展,真正實現了演員與觀眾同在的雙重互動。
這種全新的戲劇形式讓許多觀眾頗感新奇。北京師範大學學生李紫涵説,這樣的演出突破了“臺上演台下看”的模式,觀眾可以深入體驗。
沉浸式互動戲劇以新的形式、新的體驗吸引著觀眾,也開拓了全新的城市文化空間。《現在開市》的演出場地大麥新空間落址于北京市東城區隆福文化街區隆福大廈一層。大麥新空間由大麥“當然有戲”負責運營,以“戲劇+生活”的理念,呈現豐富的沉浸式戲劇內容及多元的城市文化生活方式。
程輝説,相對於傳統劇場的觀演關係,沉浸式戲劇讓人們有機會更直接、更親密地交流,更具個性,能夠契合當下觀眾的審美趣味和文化偏好。
新空間
藝術賦能內容與場景
從隆福寺出發,向南1公里多便是王府井步行街,再沿著東華門大街向西1公里便是故宮。
近年來,北京提出加快打造“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培育文化消費新地標。隆福寺是東城區構建“文化金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於通過培育文化主題特色的消費新場景,聯動藝展和演出,結合藝術與潮流,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街區式文化商業。
始建於1452年的隆福寺,曾是書籍、高端藝術品交易的重要場所。2012年起,北京國資公司與東城區聯手對隆福寺地區進行風貌保護和城市更新,將隆福寺項目定位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協調共融的首都文化新中心”,以滿足人民群眾更高品質的精神文化需求,體現“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
青灰色石材、傳統紅磚、雙層呼吸式玻璃幕墻等材質相互融合,將歷史文化與現代發展有機結合,不同年代建築、不同建築形態和諧共生……2019年,包括隆福大廈和隆福寺北裏文創園在內的隆福寺項目一期正式進入運營階段。除了建築風貌上的提升,隆福寺最大的變化體現在功能業態上。隆福大廈由過去的百貨商場轉變為文化金融企業辦公場所,隆福寺北裏則由過去的商場倉庫、食堂、配電樓等配套設施變身為集文創辦公、美術館、特色餐飲等業態于一體的創意園區。項目以傳播文化藝術和潮流生活方式為內核,秉持藝術賦能內容與場景,為民眾帶來全新的文化藝術體驗。
如今,走入北京隆福寺,觀眾可以逛文化機構,體驗文化特色餐飲,感受濃濃的文化藝術氣息。位於隆福大廈頂層的隆福文化中心,由4個倣古大殿和3個室外庭院組成,音樂節、藝術展、文化科技體驗活動等常常在此舉辦。由食堂改造成的木木藝術社區,則成為眾多前沿美術展覽的聚集地……劇院、美術館、城市書房、藝術街區等空間,帶來了聚合效應,形成了文化生態,使隆福寺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新業態
城市文化釋放更多活力
新空間也帶來新業態。基於“戲劇+生活”的理念,大麥新空間將從戲劇內容和文化目的地經營兩個部分著手。戲劇內容部分包括沉浸式戲劇演出、公共藝術活動和藝術家召集計劃等,將定期舉辦劇本朗讀、沉浸式戲劇工作坊、講座等公共藝術活動。大麥新空間聯手新隆福公司共同推出藝術家召集計劃,面向華語地區的青年藝術創作者和從業者,以委約和公開徵集的方式召集藝術創作者進行演出。“此外,大麥新空間將打造新一代的劇場‘第三空間’,提供戲劇愛好者、演員及導演間的交流平臺,並開發一系列限定周邊産品,以豐富觀眾的觀演體驗。”大麥新空間負責人尤佳説。
一系列文化創作、文創開發、文化活動已經開始推出。大麥新空間的打造,將拓展城市文化,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豐富人們的生活,帶動文旅融合發展。而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也將融入區域的創新發展之中,助力城市文化釋放更多活力。
當前,隆福寺項目二期建設正在有序推進。項目二期包括隆福寺南坊、隆福寺東院、長虹影院以及公共空間街區提升改造,未來將通過聯動藝展和演出,結合藝術與潮流形式聯合共創,建設數字化智慧商圈。同時,隆福寺還將結合元宇宙打造數字體驗館,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街區式文化商業,構建時尚化、科技化、數字化、智慧化的公共空間。
北京國資公司董事長岳鵬表示,隆福寺項目將進一步落實新時代首都高品質發展的根本要求,圍繞服務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助推“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五子”聯動,深入推進古都風貌保護和城市更新,打造“北京老城復興金名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傳統老街區文化新空間(藝術為城市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