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疤痕到旖旎風光
今年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主題為“濕地修復”。近年來,新疆通過實施濕地保護修復項目,許多河流面貌發生很大變化。阿克蘇多浪河國家濕地公園就是新疆濕地生態修復的典型,在過去10餘年間,多浪河完成了從“城市疤痕”到旖旎風光的轉變,走出了一條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雙贏”發展之路。
“今年春節期間,每天入園市民近1萬人,大家在公園散步、滑冰、滑雪,雖然是冬季,但市民遊玩熱情很高。”2月1日,阿克蘇市城市景觀管理辦公室業務負責人王國江説。
王國江説的公園是指阿克蘇市近年在多浪河水系建成的4座公園,公園順河串聯,形成長達9.5公里的景觀帶,總面積約6080畝,成為阿克蘇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多浪河是天山雪融水以及自然降水形成的一條河流,因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每年因為沉積的泥沙而使河道堵塞,周邊遍佈雜草及荒地、魚塘,自然條件惡劣。臟亂差的環境不僅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不利於野生動植物的生長及棲息。
臟亂差是57歲的王國江對昔日多浪河的深刻印象。“大概10年前,這裡周邊是大量的低矮平房,污水橫流,遠遠就能聞到臭味。”王國江回憶,當時阿克蘇市城區面積還非常小,多浪河周邊是城郊,濕地生態功能也發揮不出來,成為阿克蘇市的城市疤痕。
在阿克蘇市錦繡公園大門口的圖片展示欄裏,一張張老照片真實記錄了多浪河曾經的境遇,污水滿街跑、垃圾遍地撒,每逢冬季,河岸居民家家戶戶燒煤取暖,全城籠罩在煙塵之中,致使多浪河成了城市發展中的污染源。
為改變多浪河的面貌,改善濕地生態環境,提升城市人居環境,阿克蘇市對多浪河濕地公園進行生態保護修復。“十三五”以來,阿克蘇市多措並舉、統籌資金3億元,完成2個沉澱池、16個生態池、5座觀鳥棧道、1座觀察塔、6座交通橋梁、10座溢流堰、10座放空閘建設,同時開展了濕地保育、修復、科研監測、科普宣教以及濕地資源調查、能力建設等工作,將多浪河濕地打造成了可供公眾遊覽、休閒、科普、文化和教育活動的濕地公園。
阿克蘇市還利用多浪河蜿蜒曲折的河道,打造沿河景觀帶。在河道兩岸修建遊船碼頭、木棧道、亭廊,讓市民最大限度享受戶外活動空間。目前,多浪河景觀帶建成濱河公園、錦繡公園、鳳泉公園、龍潭湖公園4個公園,每個公園都有各自的文化主題,向市民展現出“碧水拖藍、水韻靈動”的旖旎風光。
通過實施一系列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多浪河濕地公園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為上百種野生動植物提供了生態良好的棲息地。目前,濕地公園水域面積佔67%,綠化面積佔28%,綠化植被140余種,種植各類花卉40余種共計23萬平方米。
2016年,阿克蘇多浪河國家濕地公園正式掛牌,成為南疆首家正式掛牌的國家濕地公園。目前,濕地公園免費對群眾開放,成為市民體驗濕地生態旅遊的首選目的地。隨著濕地公園知名度增加,遊客數量不斷增長,目前年均接待遊客在150萬人次左右。
如今,阿克蘇多浪河國家濕地公園已成為城市“會客廳”,為阿克蘇打造城市特色、傳播城市魅力、帶動城市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更成為市民一年四季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65歲的胡什塔爾·哈力木熱提在多浪河邊生活了50多年,見證了多浪河的變化。“多浪河現在是我們悠閒散步遊玩的打卡地,大家都喜歡來這裡。漫步多浪河兩岸,河水清澈見底,空氣清新,感覺非常舒適。”胡什塔爾説。記者 曹華
來源: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從城市疤痕到旖旎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