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中的銅川非遺文化關鍵詞:雪花糖 鄉愁 傳承
小年一過,“年”就以倒計時的方式,加快了腳步。人們的心情歡快而急切,大街小巷,火紅的燈籠高高挂起,年貨集市,選購年貨的人群熙熙攘攘,年的味道越來越濃烈。
“耀州城,四四方,雪花糖,味道香。”如果説過年的儀式感是從臘月一天天建立起來的話,那耀州區人民的“年味”從每年雪花糖上市便已啟封。
這種包裝喜慶獨特、口感酥甜香脆的特色小吃,不僅是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更是銅川市耀州人春節走親訪友必不可少的饋贈佳品。
雪花糖,俗稱“渣子糖”,是關中“四大名糖”之首(耀州雪花糖、三原蓼花糖、富平瓊鍋糖、咸陽琥珀糖),雪花糖酥甜香脆、選材考究、營養價值高,深受人們的喜愛。
耀州雪花糖省級傳承人張和平告訴記者,想要做出香甜酥脆的雪花糖,需要經過四十多道工序,每個工序都必須嚴格執行。
“雪花糖的主原料是小米和芝麻,先將小米用水泡透再蒸熟,然後加入適量碎大麥芽使之發酵糖化,淋出後熬成糖飴,給糖飴中加入對半炒熟去皮芝麻,揉勻搟碾成片,切成條狀。”張和平説。
地處陜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緣的耀州區,土地廣大肥沃,氣候濕潤,雨量充沛,是糧食的適生區,尤其以盛産小麥、玉米、穀子、糜子著稱,産量可觀,為雪花糖的生産提供了足夠的原料。
在製作過程中,糖胚的製作最為費時費力,將糖飴倒進大鐵鍋後,不停地熬煮,等到糖被熬成黏稠的糊狀,出鍋冷卻。冷卻後的糖需要兩位力氣巨大的老師傅一拉一扯,同時,為了防止糖受冷發硬,要轉到冒著熱氣的大鍋上繼續拉扯,在經過數十個回合後,最初的糖胚就形成了。
“糖胚再摻進芝麻、核桃仁等輔料,出鍋壓上像火柴一樣寬的紋樣,進行切割後,香甜酥脆的雪花糖這才算製作完成了。”張和平説。
一提起雪花糖,60多歲的張和平提到了“情懷”二字,“耀縣人都吃過!”早在明清期間,耀州民間就開始生産雪花糖,民國初進入繁盛期。雪花糖不僅承載耀州這片土地人文和歷史,還留存著人們對過往歲月的淡淡鄉愁。
雪花糖,不知道的人光聽名字就覺得詩意滿滿,而這個特色小吃的名稱來源也有許多故事。
張和平介紹説,之所以叫“雪花糖”,民間有兩種説法,一種是因為雪花糖製作上市時,正好遇到冬天雪花紛飛之際,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甜蜜的吃著雪花糖;另一種是因為在炒糖時不斷加溫,水分不斷蒸發,糖飴越來越稠,為防止焦糊需要不斷攪拌,到了糖快要成胚出鍋之前的三五分鐘,糖汁在鍋內不斷形成拳大、碗大,甚至更大的氣泡,又不斷被撞破,其碎片薄如蟬翼,形似雪花,紛紛颺颺飛舞飄落。
雪花糖的前身是灶糖,即人們用來祭祀灶神的供品。其名字的來歷具有浪漫色彩,這也是雪花糖製作工藝流程中最精彩最壯觀的真實寫照。
當記者問到選擇這門手藝的原因時,張和平回憶道:“小時候吃過一口後覺得很好吃,一直忘不了那個味,當時覺得雪花糖的存在很神秘,自己也想學習一門手藝,正好得知師傅段忠誠正在招學徒便積極報名,沒想到自己很幸運的就就被選上了,這一做就是數十年。”
從好奇心驅使到成為省級傳承人,張和平用一份匠心守護好雪花糖獨特的糖香,在對“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中,讓老技藝得以存續。
“不能讓傳統手藝失傳!”現在,張和平用心將手藝傳承給兒子張江,努力將雪花糖做強做大打造成“國家級非遺”。
張江表示,“返鄉創業學習非遺,我會努力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的要求,不斷升級生産工藝、更新産品包裝,做好宣傳推廣,為‘老糖’插上新‘翅膀’,讓‘非遺’文化走得更穩、走得更遠。”(李惠茹 陳曉平)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