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經濟效益築底企穩
記者從12日召開的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獲悉,截至2022年11月底,地方監管企業資産總額達到205.5萬億元,同比增長10.1%;1-11月,實現營業收入33.7萬億元,同比增長8.1%。
“面對各類風險因素增多的不利局面,各地國資委採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硬措施,指導推動企業全力穩生産、穩經營、穩市場。國有企業經濟效益築底企穩,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張玉卓在會上表示。
當天召開的會議總結了2022年國資國企工作,明確2023年重點任務。會上資訊顯示,2022年,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品質圓滿收官。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三項制度改革大範圍深層次破冰破局;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穩妥深化。例如,廣東出臺股權激勵、增量獎勵、專項獎勵等16種激勵方式,指導企業用好中長期激勵政策,目前各地方已推進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全覆蓋。遼寧通過混改推動沈鼓集團等一批老企業煥發新活力。
此外,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深入開展。海南無償劃入中國航材所屬中國通航,山東堅持“一主業一主體”組建了省環保集團、省體育集團、省電子口岸公司等一批特色優勢企業。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協同發展更進一步。重慶圍繞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産業新業態,與蔚來、吉利、奇瑞、長城等7家汽車産業鏈龍頭企業深化戰略合作。
會議也為今年國資國企工作“劃了重點”,將主要聚焦推動提質增效穩增長、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大國企科技創新工作力度、推進國有資本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推動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等方面。
據了解,2023年中央企業經營目標定為“一利五率”指標“一增一穩四提升”,“一增”即確保利潤總額增速高於全國GDP增速,力爭取得更好業績;“一穩”即資産負債率總體保持穩定;“四提升”即凈資産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産率、營業現金比率4個指標進一步提升。會上要求,各地國資委可以參考借鑒,結合實際制定科學合理、有挑戰性的經營目標,拿出更加有力舉措,進一步提高國有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
會上還透露,今年將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各地要強化國有企業在醫藥醫療、健康養老、應急保障等民生領域有效供給,提升水、電、氣、暖、通信等公共服務體系支撐保障能力,加快打造板塊清晰、主業突出、産業領先的實體企業。(記者李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國有企業經濟效益築底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