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産業,創造更“酷”的世界(網上中國)
在虛擬數字人的協助下辦理業務,借助腦機介面用意念打字,利用生物資訊“列印”器官為患者做移植手術……你是否曾幻想過這些“酷酷”的場景將在未來世界中成為現實?如今,已有一批前沿技術從業者面向各領域的全新場景,探索充滿想像力的未來産業。
蘊藏巨大消費需求
記者了解到,未來産業指的是引領重大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及其新産品、新業態所形成的産業。例如,類腦智慧、量子資訊、未來網路等技術革命孕育的新産業,還有遠端協同、共用經濟等新應用和商業模式形成的新産業。
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居、自動駕駛汽車等産品,已經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智慧和便捷。如何讓人們的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生産生活方式變得更“高級”,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新興消費需求。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認為,未來産業以滿足未來人類和社會發展的新需求為目標,以新興技術創新為驅動力,旨在拓展人類生存發展空間,增強人類自身能力,服務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目前,全球主要創新型國家集中在智慧、低碳、健康等前沿方向佈局未來産業,以資訊技術、新能源技術、新生物技術、空間技術等科技領域的突破,引領産業升級方向。
業內人士認為,與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不同,未來産業更加注重前沿技術的交叉融合,能在各行業原有價值鏈的基礎上,跨界融合出更高價值的新業態,“用明天的科技鍛造後天的産業”。例如,未來的學校可以通過將增強現實、腦機介面等技術整合到教學中,打造高度逼真的教學場景和感官再現的互動體驗,突破授課場域的限制,為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方式,形成“智慧教育”的新業態。
改造升級傳統産業
防疫期間,人們逐漸適應了遠端辦公、線上會議等數字化工作方式和無人零售、機器人快遞配送等服務。數字手段正在重塑傳統的生活場景,為未來産業發展提供更廣泛的“試驗田”。
“發展未來産業,關鍵任務之一在於全面推進數字化。”騰訊研究院智慧産業研究中心主任吳朋陽認為,借助新技術和新模式對傳統産業進行改造升級,實現各行各業的數實融合,從中孕育出新模式和新業態,有助於促進未來産業創造新價值。
騰訊研究院發佈的《2022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顯示,工業、醫療行業近兩年數字化同比增速均值接近100%,傳統行業加速數實融合已顯成效。其中,AI質檢、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落地應用,實現了工業生産運營的智慧化,助力企業降本增效;醫保電子憑證、智慧流行病學調查系統等工具提升了醫療行業的服務效率,優化公共服務品質。
專家認為,未來産業並非空中樓閣,其前瞻性仍需建立在現有較為完善的工業和服務業基礎上。傳統産業逐步實現全鏈條數字化,既能增強自身發展韌性,又能為應用新興技術打好基礎,帶動自身變革,實現未來産業與傳統産業的融合創新。
充分挖掘創新潛力
發展未來産業的過程,也是推動技術進步、産業轉型的過程。為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搶佔新一輪産業變革的制高點,全國多地結合自身優勢,出臺未來産業相關支援政策,加快未來産業佈局。
在上海,未來健康、未來智慧、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産業集群的發展任務被細分到不同行政區域,因地制宜開展未來産業發展協作;在深圳,依託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合成生物、區塊鏈、空天技術等産業被劃為“重點發展對象”;在廣州,生物醫藥與新型移動出行未來産業科技園啟動建設試點,匯聚起中山大學、廣汽集團、廣州醫藥集團等科研與産業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渠慎寧認為,未來産業也存在技術不確定性,可能面臨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産能不足等問題,缺乏資金支援,進一步降低創新活力。他建議,對於處在孕育期的未來産業,應發揮創新政策功能,加大財政資金對基礎研究的支援,對企業研發投入提供相應補貼。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産業不只面向已知需求開展研發,還需要突破性的創意和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其發展路徑表現為科技創新、模式試錯與市場需求之間持續的互動升級。因此,未來産業的投入更大、回報週期更長,孵化起來不僅需要耐心,還要建立起良好的産業生態系統,儘快打破影響技術、人才、資本、數據等要素自由流動的壁壘,充分挖掘創新潛力,利用中國超大市場規模的優勢,不斷培育未來産業新需求。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未來産業,創造更“酷”的世界(網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