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2022年,陜西考古迎來大豐收

從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考古收穫——蔣劉仰韶文化遺址,到史前先民已擁有高超建築技術——太平遺址,從彩繪保護與文物修復有了新的突破——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到中國都城禮制文化起源、傳承和發展的實物見證——隋唐長安城朱雀大街五橋並列遺址。

2022年,陜西迎來文物考古的“大豐收”。2023年1月12日,陜西省文物局召開“2022年度陜西重要考古發現”新聞發佈會,共發佈包括蔣劉遺址、太平遺址、神木石峁遺址等11項重要考古發現。其中涉及西安多個考古項目,位列全省前列。

文物考古事業碩果纍纍

全年出土各類文物約5萬件(組)

2022年,陜西省文物系統以深化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為重點,以“七個一流”建設為工作目標,按照“規劃落實、對標一流”的工作思路,加大文化遺産保護力度,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文物考古事業碩果纍纍。

據了解,2022年持續開展了石峁、太平、西頭、周原、秦雍城、秦始皇陵、秦咸陽城、櫟陽城、下站、漢長安城、漢霸陵、隋唐長安城、清平堡以及石窟寺等20余項主動考古項目,發掘面積近萬平方米,發掘各類遺跡百餘處,石峁高等級貴族墓地、太平龍山時代環壕聚落、西頭西周時期大型城址、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重要發掘、清平堡長城考古新認識等重要成果不斷涌現。

全年完成配合建設工程考古項目1100余項,發掘古墓葬、灰坑、房址等遺跡1萬餘處,遺址近6萬平方米,出土各類文物約5萬件(組),蔣劉仰韶大型環壕遺址、柳公權撰書墓誌、隋唐長安城朱雀大街五橋並列遺址等重要發現使古代歷史風貌重回大眾視野,也為政府規劃決策提供了依據,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國首座考古專題類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建成開放,全面展示了中國考古學科百年發展取得的纍纍碩果,是全景式展現考古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熠熠生輝的生動實踐,全年接待遊客共計15萬人次,受到社會高度讚譽。

此外,2022年陜西省相繼出臺了《陜西省關於加強考古工作的實施意見》《陜西省基本建設考古工作管理辦法》,全面落實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提升陜西考古工作和科學研究水準,對做好考古工作,保護好、傳承好珍貴文化遺産對陜西省實現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蔣劉遺址:

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考古收穫

2022年,為配合秦漢新城土地儲備工作,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2021年度發掘區域西側繼續開展蔣劉遺址考古工作,在全面揭露的基礎上,發現了仰韶晚期環壕和墓地,另外還發現灰坑、陶窯、房址等遺跡100多座。

此次發現應為環壕西南段,係人工挖掘而成,形制規整。環壕內堆積以黃褐色、灰黑色淤土為主,陶片較少,器型常見仰韶晚期典型的尖底瓶、斂口缽、夾砂罐等。

在確定環壕範圍和結構後,考古人員開始有針對性地探索環壕內外的聚落功能區劃,特別是尋找環壕外的相關功能區,最終在環壕西南段外發現蔣劉遺址的墓地。

墓地距環壕最近約15米,發現了集中分佈的成人墓葬58座。58座墓葬中均未明確發現葬具痕跡,但部分屍骨可能用編織物包裹後下葬。“割體”現象較為常見,手掌或手指被割離的情況較為多見。另外,還發現墓主頭部套于陶罐中的“套頭葬”以及墓主盆腔內留有胎兒碎骨的現象。

蔣劉遺址考古工作是該院基本建設考古“片區制”的成功實踐,為進一步分析蔣劉仰韶聚落的功能區劃奠定了重要基礎;大型環壕和成人墓地是近年來仰韶考古特別是仰韶晚期考古的重大發現,為深入分析關中地區仰韶晚期聚落形態和社會結構提供了重要資料;蔣劉遺址的發掘和研究是陜西地區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考古收穫。較之仰韶中期,蔣劉環壕規模更宏大、墓葬分級更明顯,暗示著蔣劉仰韶晚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層次分化,是仰韶晚期社會更加邁向文明社會的重要物質體現。另外,墓葬中數量豐富的笄形骨器是仰韶考古的首次發現,其功能或與早期紡織手工業有關。

太平遺址:

史前先民“種、採、養、漁”樣樣精通

位於西安市西鹹新區灃東新城鬥門街道太平村東側的太平遺址,是了解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中心區域一處重要遺址。

2021年3月起,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牽頭,聯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組成太平遺址聯合考古隊,對太平遺址開展科學、系統考古發掘與研究。

截至目前,已完成50余萬平方米考古勘探,累計發掘面積4600平方米。對太平遺址認識有了初步線索。確認是一處大型客省莊二期文化聚落遺址,由東西並列兩個環壕構成,年代約為距今4150—3700年。

2022年,考古隊陸續在太平遺址發現了半地穴式、“組合庭院”式、窯洞式等種類豐富的建築,以及20余座客省莊二期文化時期的墓葬。多種多樣的建築形式錶明,史前先民們已經擁有高超的建築技術,因地制宜選擇建築形式,積極適應環境的能動性與創造性。尤其令人興奮的是,在各類遺跡中發現了大量的動植物遺存。

“出土動物骨骼遺存主要有豬、羊、牛等家畜,也有鹿、河蚌等野生動物;浮選出植物遺存包括粟、黍、水稻、小麥、大麥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小慶稱,這些動植物遺存的發現,表明太平遺址先民採取了種植、採集、家畜飼養、漁獵等多種生業模式,為了解先民對自然資源開發、生態環境變遷和人地關係提供了重要依據,特別是小麥的發現為了解小麥東傳路線提供了明確的證據。

五橋並列遺址:

見證都城禮制文化起源、傳承和發展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在韓愈這首膾炙人口的詩裏,唐長安城初春小雨的優美景色被呈現得淋漓盡致,詩中所説的“天街”就是盛唐時的朱雀大街。

2022年,為配合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改造項目,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小雁塔西北角工地開展考古發掘工作,取得重要收穫。至今已發現隋唐長安城朱雀大街、外郭城第七橫街、橫穿朱雀大街的水渠及渠上5座橋梁基址,朱雀大街東側水溝與第七橫街相通的2座橋梁基址,安仁坊西北墻角、角門及其外側水渠上的磚砌涵洞遺址,還發現明清時期薦福寺西北角院墻、圍溝及院外2處骨灰瘞埋遺跡。出土各類文物350余件,包括陶器、釉陶器、唐三彩、瓷器、銅器、銅錢、鐵器及建築構件等。

此外,發現朱雀大街東側水溝,確認了朱雀大街的東部邊界,推算朱雀大街的實際寬度為130米左右(不含路溝)。現場勘測,朱雀大街五橋並列遺址位於皇城朱雀門外1200多米外,與朱雀門和明德門遙相呼應,體現了都城禮制的最高等級,對於隋唐長安城形制佈局及禮儀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這是目前經考古發掘出土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五橋並列遺址,是明清都城中軸線上設置五橋的濫觴,也是中國都城禮制文化起源、傳承和發展的實物見證。

北城村墓葬群:

對研究北魏時期民族融合具有重大意義

北城村墓葬群位於空港新城城北杜街道北城村,距離西安咸陽國際機場4.5公里。2021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對位於空港新城城北杜街道的北城村墓葬群進行了考古發掘,共清理十六國北朝至唐代墓葬217座,圍溝1處。考古表明,該墓葬群具有完整圍溝,圍溝內墓葬分佈有序、排列整齊,有著明顯的規劃佈局,應是一座大型獨立墓園。圍溝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33.5米,南北發掘長度256.5米(地塊內已發掘部分)。

北城村墓葬群是一處具有完整圍溝,圍溝內墓葬分佈有序、排列整齊,延續時間較長,但發現的陪葬品較少,都使其具有了強烈的獨特性。是北朝時期墓葬考古發現中所罕見,對研究北朝時期的墓葬形制演變、墓地規劃設置和相關祭祀制度及該時期人群構成、民族交匯融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2022年,陜西考古迎來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