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産業變革下半場,智慧汽車如何開新局
“智慧汽車是汽車産業的變革性技術,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激烈角逐,中國發展智慧汽車也已形成共識。我們的頂層規劃以及産業政策日趨完善,技術研發逐漸進入商業化創新階段。”在近日舉行的全球智慧汽車産業峰會(GIV2022)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的演講直奔主題。
如果説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産業變革的上半場,那麼下半場就是智慧汽車。本次會議圍繞“全球視角下的智慧汽車發展之路”,相關院士專家、企業代表聚焦作業系統、頂層設計等話題展開了觀點交鋒。
邁過晶片這道坎是必答題
“汽車智慧化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智慧汽車、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協同創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説,智慧汽車的價值鏈、供應鏈正在加速重構,未來汽車對傳統汽車的顛覆性,使傳統零部件體系的50%以上都面臨重構。
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晶片將佔高端汽車物料成本的20%以上,軟體成本佔整車成本的比例,則將從目前的15%躍升至60%。
近年來,在“缺芯”倒逼下,我國汽車晶片設計有了快速進步。不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坦言,如何邁過晶片這道坎,仍然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必須看到我們所面臨的一系列嚴峻挑戰。”張永偉舉例説,比如進口依賴、産業鏈技術短板、嚴格的檢測認證以及人才短缺等問題。基於此,他提出應提升全産業鏈技術,建立汽車晶片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加快國産晶片“上車”應用,加大政策支援等。
打造國産主流CPU架構
有報道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馬斯克將推出汽車晶片,使汽車成為“四個輪子上的移動巨型電腦”。中央處理器(CPU)是汽車産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CPU架構也是晶片産業鏈的龍頭,其不僅決定了CPU本身的性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領整個晶片産業發展和生態建設。
“這幾年國産CPU發展得很快,現在國內市場上已有六七種CPU架構並存,但這並非長久之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倪光南直言,多種國産CPU架構並存,未來可能會造成資源分散、低水準重復等問題。
“這種狀況如果不加以改進,若干年後,我國將缺乏能在全球市場上與X86、RAM兩家競爭的自主CPU架構,從而在主流CPU方面仍將受制於人。”在倪光南看來,面向未來主流CPU市場,要聚焦開源綠色架構,發展中國晶片産業。尤其是在智慧網聯汽車等新興領域,可通過充分發揮我國舉國體制、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人才優勢,共建綠色産業生態,增強綠色産業鏈、供應鏈自主控制能力。此外,還要通過加大對開源數據的貢獻,增大國際話語權和主導權。
探尋智慧網聯汽車“中國方案”
在探討中國智慧汽車發展的具體問題時,針對如何加強頂層設計,陳清泰坦言,要動員多方力量,共同做好智慧網聯汽車的頂層佈局,例如如何按照車路協同的思路對道路基礎設施進行智慧化改造,如何建立面向智慧汽車的數據監管系統,怎樣打破部門分割、形成高效協同的推進體制,都是當前非常迫切需要推進的任務。
“未來中國要發展智慧汽車,就應該從一體化的架構體系構建和關鍵技術突破方面作出積極探索。”李克強剖析,考慮到智慧網聯汽車的技術特徵及社會屬性,我們難以採用國際上的單車智慧發展路徑,需要探索“中國方案”,要充分融合智慧化和網聯化的技術路線,探索適合我國智慧汽車的發展方案。
智慧網聯汽車如何邁向高品質發展?李克強認為,要加強頂層設計謀劃,搶抓智慧網聯汽車網聯化、智慧化的窗口期,加強産業頂層戰略佈局,並積極踐行“中國方案”,成為全球技術趨勢的引領者。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汽車産業變革下半場,智慧汽車如何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