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推進全域創新、大力培育高企 江蘇常州創新能級不斷攀升

2022年,常州科教城被評為中國最佳創業園區第一名及全國卓越創新園區,累計孵育科技企業近3000家,建成科技創新創業平臺47家;常州和武進國家高新區全國排名位列第21位和第35位,較2017年分別前進4位和16位;溧陽高新區連續4年位列省級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綜合評價第一位,金壇華羅庚高新區創建成省級高新區;全市建有常州經開區軌道交通等17家省級科技産業園,總數居全省前列;日前常州市科技局獲評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

這是江蘇省常州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不斷優化形成“一核兩區多園”的全域創新佈局而帶來的新發展、新變化、新成果。

突出創新需求導向,下好全域創新發展“先手棋”

進入“十四五”,常州如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力突破制約高品質發展的“天花板”,推動製造業綠色化、智慧化、特色化、高端化發展,構建起可持續的現代産業新體系,把常州打造成為“世界智造名城”?

“常州科技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牢牢錨定堅持‘四個面向’要求,以創新發展新理念,聚焦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圍繞‘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定位,以‘532’發展戰略為指引,全力推進創新發展‘六大工程’建設,加快形成‘創新鏈與人才鏈雙輪驅動、創新鏈與産業鏈雙向融合’的創新生態模式,加速打造産業創新高端引領、開放創新示範先行、全域創新活力迸發的長三角創新中軸與産業科技創新中心。”常州市科技局局長李磊説。

著力優化創新生態環境,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強化政策激勵,讓創新政策激勵效應得到明顯提升。這是常州在科技創新方面推出的舉措。

2021年,在常州召開的全市創新發展大會上,該市專門出臺“關於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30條”和“關於促進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20條”,形成31個操作性、針對性強的配套實施細則;成立市創新委、創新辦,構建部門協同+市區聯動工作的有力推進體系,有效調動和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同時,探索建設“創新政策速兌”平臺,實現財政資金精準直達企業,採用“非申即享”“直達快享”新模式累計兌付9.4億元。

近年來,常州科技系統更是面對轉型升級中的痛點和創新發展上的堵點,突出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積極轉變工作方式,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機遇,切實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創新載體建設,全力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和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其中,全社會R&D經費支出佔地區GDP比重由2017年的2.77%提升到3.33%。

尤其是2021年以來,常州科技系統建立完善政策、問題、共用、減負“四大清單”,著力破解企業創新“急難愁盼”,該典型做法在全省科技系統推廣。目前,全市建有市級以上創業孵化載體295家,其中國家級眾創空間14家、孵化器27家;建有武進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區域示範基地,武進高新區、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分別列入科技部科技服務業區域和行業試點。

聚焦源頭挖掘資源,“四個維度”破解高企培育難

常州以大力培育創新主體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産業技術創新能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智慧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特色産業。

3年來,常州科技系統聚焦源頭挖掘、輔導培訓、服務機制、政策兌現等“四個維度”加大高企培育力度,推動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進創新政策、科技服務、研發平臺向企業整合。

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出高新技術企業3680家,高成長性創新企業累計達700多家;建有省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38家,與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聯合建設專業研究所7家、企業聯合創新中心52家。

加速構建國際化開放合作格局,讓創新資源集聚水準得到明顯提升。常州圍繞創新鏈産業鏈,大力推進中以、中德等創新合作。比如,中以常州創新園累計引進以色列獨資及中以合作企業163家,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項目44個,園區與以色列本·古裏安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合作打造智慧製造“新工科”人才培養基地,並成功舉辦2022中國——以色列創新合作周,進一步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成為中以兩國合作的標誌性項目。

除此之外,常州通過持續推進産學研合作,直接促成超2000個創新合作項目落戶;通過實施“龍城英才計劃”,累計支援市領軍型創新人才項目316項,培育省“雙創計劃”企業創新類人才167個、企業創新類雙創博士115個、雙創團隊30個;創建國家國際創新園1家、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7家,現有企業海外研發機構37家。常州“新型研發機構科教融合培養産業創新人才”入圍國家級全面創新改革揭榜任務。

如今,常州已形成“一核兩區多園”全域創新格局,呈現出科技與産業齊飛的喜人局面。目前,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7年的62.8%提升到66.7%;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17年的28.6件提升到44.8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比重達由2017年的46.6%提升到48.5%;常州列國家創新型城市排名第16位;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19位,其中列全國地級市第4位。通訊員許紅梅本報記者過國忠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推進全域創新、大力培育高企 江蘇常州創新能級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