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陜西省優化完善8條醫保政策 基層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新冠門急診報銷比例70%

1月8日起,我國對新冠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8日下午,記者從陜西省醫療保障局了解到,陜西省醫療保障局、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於貫徹落實“乙類乙管”後優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治療費用醫療保障相關政策的通知》,優化完善八條政策舉措。相關舉措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之日起施行。

基層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新冠門急診報銷比例70%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在所有收治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衛生健康部門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的住院醫療費用,執行前期費用保障政策,由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各級財政給予補助,其中中央承擔60%,省級承擔20%,市縣承擔20%。該政策以患者入院時間計算,先行執行至2023年3月31日。

加大醫保對農村地區、城市社區等基層醫療機構傾斜支援力度,協同推動實施分級診療,引導患者基層就醫。參保患者在基層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救治有關的門急診費用,不設起付線和封頂線,報銷比例為70%,先行執行至2023年3月31日。參保患者在其他醫療機構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門急診費用,按照現行醫保報銷政策執行。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中新型冠狀病毒治療藥品延續醫保臨時支付政策,先行執行至2023年3月31日。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中的目錄外藥品臨時性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按甲類管理。陜西省臨時納入的藥品按乙類管理。同時,加快治療性院內製劑醫保準入工作,按程式將符合條件的用於新冠疫情防治的醫療機構院內製劑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公佈提供“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名單,對於准許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開放的網際網路首診服務,按規定為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症狀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居家的,線上提供診療服務以及醫保移動支付結算服務。新增網際網路首診診查費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遵循線上線下一致的原則,按陜西省現行門診診查費標準收取,報銷標準與線下保持一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症狀復診服務,仍按照現行網際網路復診報銷政策執行。

推進醫保服務向農村地區(社區)下沉

確保社區衛生機構及村衛生室新配備藥品、耗材和新開展的用於新冠治療的診療項目及時獲得國家醫保編碼。對於醫保臨時納入的定點醫療機構,要指導及時做好貫標工作,確保實時精準結算。暫時無國家標準編碼的藥品、耗材、診療項目繼續使用陜西省賦予的臨時編碼。

醫療機構可線下搜尋採購困難、臨床必需且新冠患者救治急需的相關藥品、醫用耗材生産企業進行備案採購,相關採購資訊需及時上傳採購平臺。備案採購的相關藥品、醫用耗材金額不納入醫療機構線下採購不超過總採購金額5%的比例限制。加強對治療新冠的醫療費用進行監測分析,確保醫保基金安全可持續。

擴大新冠收治醫療機構協議範圍,與具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能力的非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簽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收治醫療機構醫保費用結算臨時專項協議》開展醫保結算。落實長期處方醫保支付政策,實施網上辦、緊急事項及時辦、特殊事項便民辦、非急事項延期辦、消除隱患放心辦。普及疫情防控知識,提高群眾自我防護意識。推進醫保服務向農村地區(社區)下沉,確保農村地區(社區)順利渡過疫情流行期。

各部門完善協同聯動機制,確保政策落實。醫保部門負責相關費用的審核、結算工作,加強基金監管;財政部門負責及時撥付財政補助資金;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指導醫療機構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認定、資訊登記與上傳工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資訊、數據上傳工作,升級基衛HIS系統。本報記者 文晨  

來源:三秦都市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陜西省優化完善8條醫保政策 基層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新冠門急診報銷比例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