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讓文化生活更美好”主題展首次與觀眾見面
12月28日,第十八屆文博會在深圳開館。歲末年終,這場期待已久的“文化大餐”將為市民帶來了一場文化與科技、時間與空間、傳統與創新的精神盛宴。
傳統文化綻放嶄新活力
本屆文博會專門設置了非遺·工藝美術·藝術設計館,集中展示、推介具有民族性、時代性、共通性和國際影響力的中華民族文化品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其中,工藝美術展區展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各主要門類産品,博物館展區展示文化文物資源開發及創意設計優秀産品,以及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的成果,非遺展區則著重展示傳統非遺項目、各地非遺文旅等內容,推動非遺活態保護、活態傳承。
在山東館的“山東手造”展區,全國知名的山東漢服、陶琉、樂器、柳編、文房四寶等“文化特産”在此匯聚,突出展示山東優秀文化産品走出去成果。現場還設置了手造技藝體驗專區,讓觀眾在動手體驗中感受傳統工藝的傳承創新魅力。河南博物院展出博物館文創、唐宮文創等潮玩産品,打造文人雅居的生活場景,用文創方式向大眾展示古人生活,讓傳統文化學習更加有趣。
粵港澳大灣區展館中,頗具嶺南特色的潮州館格外引人注意,展館外觀設計體現潮州傳統建築“五行山墻”、以及潮州地標性建築——廣濟橋、牌坊街等文化元素讓人眼前一亮。展會期間,這裡將邀請非遺傳承人充分展示潮繡、潮雕、工夫茶等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湖北展區,黃梅挑花、紅安繡活、老河口木版年畫、陽新布貼……一系列承載著手工藝人多年的積累也即將亮相,讓非遺文化走進更多大眾。
非遺工藝的發展不僅能夠推動文化傳承,其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豐富且擁有蠟染、織繡等不少非遺工藝。貴州黔南州成立的染織繡創新産業聯盟以“匠心黔藝”為公共品牌帶領全州染織繡産業走出了規模化、集約化、連鎖化的特色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黔南州特色手工藝項目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賦能拓展體驗空間
科技是推動文化産業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本屆文博會,不少展區紛紛注入科技元素,用一個個動感十足的設計打破傳統的文化體驗空間,讓文化與科技深入融合。
在上海展館正中間,全息影片《未來上海》通過最新C型幕裝置+全息技術的融合應用,為觀眾帶來沉浸式觀影體驗。觀眾還可踏上C型幕,通過裸眼3D技術,感受“穿越”到中共一大、黃浦江畔和朱家角各個場景的震撼效果。在遼寧展館中央,樹立著遼寧省花天女木蘭花抽象造型,代表遼寧工業文化的科技齒輪造型構成緊扣的三個環形空間,形成相對通透的文化演藝展區、文化科技展區及非遺文化展區。鏤空的大正殿造型構成了從傳統非遺文化向現代文化科技的穿越。除了這兩大館,江蘇館的5G飛越長江——裸眼3D沉浸式體驗館,展示裸眼3D數字技術打造的沉浸式體驗,一鏡飛越萬里長江,在科技賦能之下以全新視角遊覽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唐宮夜宴》的實力“出圈”,也讓河南衛視打造出的“頂流IP”——“唐小妹”高萌上線;河南展區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曾經只寄身於古畫之上、 保存于博物館之中的古代人物“唐小妹”,再次鮮活地來到人間煙火。
數字化時代,文化版權保護愈加困難但也愈加重要。作為文化領域最重要的智慧財産權,版權保護使原創作品更受尊重、更具價值,也讓創作者更有底氣、更加自信。今年,中宣部版權管理局首次亮相文博會,在14號館策劃打造了“版權讓文化生活更美好”主題展。展覽分為“版權立法為助力文化産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版權保護為文化産業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版權助力文化傳承與蓬勃發展”“版權助力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四個板塊,助力新征程全面開啟版權強國建設,讓版權保護為促進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添磚加瓦。
文旅融合更添出遊樂趣
悠揚渾厚的歌聲從新疆館傳來,在新疆展區,已有萬年曆史的毛皮滑雪板是新疆阿勒泰有的珍寶,為阿勒泰的滑雪運動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斯蘭別克·沙和什是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毛皮滑雪板製作傳承人,他介紹,古老毛皮滑雪已“滑”出大山,飛向世界,成為世界熱潮。未來,新疆將進一步發力建設冰雪旅遊産業,力爭打造世界級冰雪運動和冰雪旅遊勝地。
走進山東展館,巨幅LED螢幕上極具代表性的山東地標風景撲面而來,將山東文化産業畫卷徐徐展開。“泰山之巔日出東方”“黃河之水奔騰入海”“生態濕地萬鳥翔飛”……多角度全方位展示著好客山東的文化旅遊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文博會期間,一座由中華儒學經典著作《儒典》堆成的3米6高“文化泰山”將亮相該展館。除了在儒學經典書海中遨遊,觀眾還可以在展區內品嘗到地道的青島啤酒。據山東展館工作人員辛玥介紹,山東展區打造了青島啤酒節時尚文化體驗區,觀眾可以一邊欣賞鋼琴和吉他時尚表演,一邊嘗鮮地道青島啤酒,“雲上體驗+沉浸消費”參與青島啤酒節,現場購買“哈舅”文創衍生品等,在遊樂中感受時尚山東。(見習記者 鄭銘 首席記者 焦子宇)
來源:深圳特區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版權讓文化生活更美好”主題展首次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