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上,千百年的文明就在眼前指尖
如今,各類觀展App或小程式,仿佛是通向各地博物館的傳送門,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縱覽萬千文物。通過數字方式,人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放眼千年,感慨歷史滄桑、感嘆先民智慧。
這種隨時隨地“雲觀展”的現象正日趨普遍。據國際博物館協會公佈的數據可知,線上藏品的比例從2020年4月的18%上漲至2021年5月的32%;線上展覽從2020年4月的16.4%上漲至2021年5月的22%。作為社會文化角色的博物館,已經成為科技探索實踐並普惠大眾的重要陣地,大數據、雲計算、5G、虛擬現實等技術構建出的智慧博物館或展覽,讓一面墻、一塊屏便可容納海量資訊,為博物館的發展、文物的活化利用帶來了新契機,大大提升了博物館面向公眾的服務能力,也將多學科、多産業、多渠道融入其中,促成了知識的新生産和新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數字博物館的意義,首先在於它能夠突破場地限制,拓展博物館展示空間。還記得在2021年12月15日,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在第二屆“文化+科技”國際論壇上説道:“文物有保護的特殊需求,不可能向所有的人開放,但是數字資源是完全可以開放的,當我們的數字資源開放以後,我相信一定是一個爆髮式的力量,讓全社會真正能夠了解我們中華五千年文明,也能夠了解世界各地的文明。”
傳統的博物館需要固定的物理空間和展示設備,以保證觀眾能到場參觀,參觀者的體驗受場地等各種情況影響很大。但是,數字博物館能夠借助數字資訊技術無限拓展展示空間,拉近“展品”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讓文化資源“跨山越海”,為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志趣的公眾提供服務,實現傳播的最大化。
其次,數字博物館還能不斷延續展期,讓人隨時參與精彩展覽。長期以來,一些對環境敏感的文物,保存及展示條件要求較高,展出時間受到嚴格控制。而借助數字技術的“雲上展覽”,堪稱“永不落幕”,可以讓珍貴的文物、精彩的展覽在雲端“待命”,隨時供人們檢索、欣賞,延續展覽的活力和影響力。觀眾們不因錯過展期而遺憾,策展團隊也能少一些因展廳撤展、裝置拆除的嘆息。
保留在虛擬空間裏的展覽具有持續的社交功能,觀眾可以分享觀展心得,發表自己的收穫與感悟,書寫評論為展覽建言獻策。展覽設計者可採納意見不斷改進,提升瀏覽體驗,打造觀眾參與性強、樂於分享的展覽精品,甚至是熱點話題,讓文物和歷史文化在人群中保持長久而深入的影響力。比如,故宮博物院于2021年推出“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展期只有兩個月,遠遠不能滿足觀眾想要一睹盛況的需求。但線上展覽則讓這一願望得以實現:參觀者可以隨時登錄故宮博物院數字展覽平臺,雲遊大展,分享心得。
而且,數字博物館還有助於數字化解析文物密碼。數字化技術為文物的認識與研究提供了更多手段,助推文物內涵價值的挖掘與展示,給觀眾提供新的知識視野和審美體驗。考古學、歷史學、文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合作成果在地理資訊系統(GIS)架構下充分融合,能夠為我們呈現出文物與古今萬象之間的超時空關聯。比如,上海博物館曾推出的線上“春風千里:江南文化藝術展”,將500件精美文物分類重構,按照朝代與地域標識在一張數字地圖上,直觀地展示了春暖花開之時古人的江南足跡。觀眾點擊地圖上的標識點,即可打開一張文物高清圖片,欣賞江南的自然和人文圖景,領略千年以來江南春天特有的細膩與雋永。
在數字技術、網際網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現實世界的方方面面與數字科技深度融合,“元宇宙”也在重塑社會大眾的知識學習方式、文化消費習慣甚至認知世界的形式。本就貫通古今、面向大眾的博物館,是新技術、多學科共同傳承文明、協同創新創造、共用文化饋贈的最佳場所。我也期待數字博物館可以引領當代觀眾的數字文化生活,用最自然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讓古老文物“活”在當下,便於年輕人感知其所承載的優秀文化與恒久魅力。 張雯(北京聯合大學考古研究院副教授)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雲端”上,千百年的文明就在眼前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