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驅動“銀擔”創新化解小微融資難
小微企業是經濟體系的“毛細血管”,近年來,政府、金融機構與市場主體協同發力,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提供了諸多有益探索,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與銀行的創新合作便是其中之一。
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已有21省36家政府性擔保機構先行先試,積極和網商銀行等網際網路科技銀行開展“銀擔”合作,發揮網商銀行等網際網路科技銀行的科技能力、風控技術,為需要融資的小微企業和經營性農戶紓困,逐漸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合作路徑。
優勢凸顯 “銀擔”創新助力小微融資
臨近年末,在陜西洛川的一家果品冷庫裏,工人們正忙著分揀、包裝蘋果,準備外運銷售。寒冬時節,洛川蘋果迎來了銷售旺季,果農何功慶喜上眉梢。
“我種蘋果已經20多年了,從一開始的十幾畝,發展到如今的300多畝。”何功慶説,幾年前,在政策支援下,他投資建設了2000噸的冷庫,當時需要購進一批設備,還差3萬元的缺口。“西投保聯合網商銀行推出低利率的貸款和30天的免息服務,可以説是一場及時雨。”
記者了解到,彼時,在小微企業促生産穩就業、三農群體備戰秋收的用款之際,西安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聯合網商銀行,共同為陜西小微經營者和涉農企業客戶提供減息貸款。陜西省範圍內小微工商戶、三農客戶在支付寶搜索“陜西減息券”,通過綜合信用評估後,即可降低利率,或獲得30天的貸款免息券。利息成本由西投保和網商銀行共同承擔。
“西安投融擔保發揮政府性擔保機構作用,通過融合網商銀行的科技優勢,以純信用、純線上的金融擔保産品精準聚焦全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民營企業及三農等經營主體,解決小微客戶用款金額小、期限短、頻次高、地域分散等傳統信貸服務無法完全覆蓋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助力小微企業更好更快發展。”西安投融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説。
小微企業是經濟體系的“毛細血管”,但普遍無擔保、少抵押、缺少風控數據,使得小微企業往往“失血”容易“輸血”難。近年來,政府、金融機構與市場主體協同發力,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提供了諸多有益探索,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與銀行的創新合作便是其中之一。
數據顯示,過去三年間,已有遼寧省擔保集團、江蘇信保集團、西安投融擔保等21省36家政府性擔保機構與網商銀行等網際網路科技銀行開展銀擔合作,服務小微及“三農”市場主體超195萬戶。
“政府性擔保機構與網際網路科技銀行開展合作,運用網際網路科技銀行的服務網路推動金融服務下沉,發揮網際網路科技銀行的科技能力、風控技術,有利於有效識別和分散風險,提高服務效率,探索為小微企業提供更便捷、更易觸及的金融服務。”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經濟與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馬九傑説。
政策引導 融資擔保重“擔”在肩
深化“銀擔”合作、幫扶中小微企業一直是政策支援的重點。自疫情發生以來,多項穩經濟的政策措施中均對此進行部署、提出要求。
今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加力幫扶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若干措施》指出,要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擴大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服務覆蓋面。進一步落實銀擔分險機制,擴大省級融資再擔保機構等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再擔保業務覆蓋面。
同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部署穩經濟所有措施,提出著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要求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再擔保合作業務新增1萬億元以上。
“疫情發生以來,我國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經濟發展特別是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面臨考驗。融資擔保行業以扶小助微、支援‘三農’領域發展為己任,充分發揮逆週期調節作用,有效緩解了多因素對經濟增長造成的衝擊。”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副會長陳琳近日撰文指出。
為支援小微企業復工復産、健康發展,多地方也紛紛加快落實,深化“銀擔”合作,推出多種擔保服務。例如,日前貴州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推出“銀擔”線上批量擔保服務,該業務由清鎮市湖城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網商銀行共同推出,係貴州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首次與網際網路科技銀行合作。貴陽市滿足要求的小微企業可通過支付寶客戶端,享受網商銀行提供的“310”信貸服務。
12月初,遵義市水投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與網商銀行簽約,加入由全國工商聯發起的“助微計劃”,雙方將聯合推出線上批量擔保服務。預計2023年,在貴州省融資再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的指導下,“銀擔”線上批量擔保服務將擴大至貴州全省9個地級行政區,貴州省100萬小微企業和經營性農戶將獲益。
陳琳表示,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不斷提速,通過業務、股權雙紐帶將風險分擔、銀擔合作等機制不斷做實做細。融資擔保行業數字化水準逐步提升,通過積極強化科技賦能,行業數字鴻溝大幅縮減,業務資訊的深度和廣度極大豐富,業務場景中的資訊不對稱問題顯著改善,行業獲客能力增強、業務流程優化、風控能力提升。
科技創新 探索小微普惠金融長效機制
業內指出,在政策引導下,未來,金融機構、市場主體協同創新,建立數字化、系統化的小微金融服務體系將成為重中之重。
事實上,在“銀擔”合作擔當得力助手的網際網路科技銀行,依靠自身優勢始終扮演著金融體系中的補充者角色,將AI、圖計算、衛星遙感技術等科技賦能應用於小微金融。
據了解,網商銀行員工中科技人才佔比超過62%。網商銀行通過持續的科技探索,深入佈局前沿技術,成為全國第一家將雲計算運用於核心繫統的銀行,也是第一家將人工智慧全面用於小微風控、第一家將衛星遙感用於農村金融、第一家將圖計算用於供應鏈金融的銀行。
以今年7月網商銀行對外發佈的“百靈”智慧互動式風控系統(以下簡稱“百靈系統”)為例,這是行業內首次探索將人機互動信貸技術用於小微信貸業務。
“疫情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很多金融政策,為大量的小微企業疏困。一些真正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其本身盈利能力不錯,但由於資訊化水準不高,用傳統的風控方式存在很多問題,融資效率低、成本高、操作麻煩。”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慧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表示,百靈系統能起到提質降本增效的作用,不僅在技術層面解決了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同時更好地探索出一套方法論和經驗,也有望解決宏觀政策通過金融向微觀主體的傳導難題。
這些科技探索,是網商銀行積極與政府性擔保機構合作助微的優勢和基礎。未來,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網際網路科技銀行的合作創新還將持續推進,更好地發揮數字化、系統化服務小微企業的創新性作用,帶動各方資金精準滴灌實體。
記者獲悉,近日,江蘇信保集團升級了與網商銀行的“助微計劃”合作。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以“銀擔”的創新模式,支援南京軟體與資訊服務等江蘇省重點産業集群的發展。江蘇信保集團將為特色産業園區內的小微企業在網商銀行的貸款提供批量化的擔保服務。此次合作升級,也標誌著網商銀行的“銀擔”業務將聚焦小微金融服務能力的長效建設,支援地區性産業發展。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科技驅動“銀擔”創新化解小微融資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