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高艙少 國産汽車“出海”遭遇運力難題
今年,國內車企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出口版圖逐漸擴大。海外訂單紛至遝來的同時,汽車出口所依賴的滾裝船運價高企,“一艙難求”,運力失衡難題開始顯現。
國産汽車加速出海 海運價“水漲船高”
今年以來,中國汽車産業頂住缺芯、原材料漲價、疫情影響等壓力,穩步前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中國汽車出口量達261.5萬輛,創下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10月份出口10.9萬輛,環比增長1.2倍,同比增長81.2%。
然而,在出口形勢轉好情況下,不少企業陷入海運價飛漲、“一艙難求”的困局。
“汽車滾裝船運價較2020年漲了8倍。”常有好車(天津)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徐中佔説。
滾裝船是指通過跳板採用滾裝方式裝卸載貨車輛的船舶。通常情況下,汽車跨洋運輸會優先選擇相對廉價的海運,遠洋汽車滾裝船因其專業性、便捷性、可運達地區廣等特點,通常是汽車出口運輸的首選。
華星北方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進出口部副總經理曹洪波表示,一輛小轎車的計量體積按照14立方米來算,出口到中東地區的運費已經漲到1萬元左右,利潤空間被大幅擠壓。
在曹洪波看來,運價上漲還不足以讓他太過困擾,搶不到艙位才十分頭疼。徐中佔也坦言:“主機廠新車出口運力都不夠用,更沒有艙位留給二手車,根本訂不上艙位,只能排隊等艙。”多家汽車貨代公司表示目前只能訂到10余日甚至半個月後的船。
一家車企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新車出口一般就近選擇港口,且由於滾裝船市場是買方市場,車企會詢價選擇報價低的貨代,但現在是船東市場,哪有艙位,就把車運到哪個港口,除了海運成本,陸上運輸的成本也增加了不少。
國際機構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據英國造船和海運業分析機構克拉克森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汽車滾裝船一年期租金水準已提升至9萬美元/天,相比于近兩年的低點上漲了約8倍。國際機構普遍認為,汽車滾裝船運力當前屬於結構性稀缺,至2023年,滾裝船運價或漲至12.5萬美元/天,甚至達到15萬美元/天高位。
供需失衡致“一艙難求”
滾裝船運價高企最主要的原因是運力供需嚴重失衡。今年全球車企遇冷,但中國汽車本土品牌依靠國內完善穩定的産業鏈,不斷創新加速發展,填補了全球汽車市場供給不足的缺口,出口量屢創新高。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表示,在全球化石能源緊張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大趨勢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智慧化領域不斷進階,新能源汽車産業強勢崛起,獲得大量海外訂單。然而,與出口需求不匹配的是,全球現役滾裝船船隊數量較少,運力不足。“汽車滾裝船屬於比較小眾、專業的船舶,主要運力一般集中在日韓和歐美幾家公司手中。”天津華圖汽車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史運昇説。
受造船週期影響,國內運力短期內無法快速提升。中國並不是傳統的汽車出口大國,汽車出口最近幾年才迅速增長,國內滾裝船運輸企業的運力規模較小,運力建設沒有跟上出口需求。
據克拉克森研究數據庫統計,截至9月中旬,全球汽車運輸船隊共756艘,合約400萬車位,其中中國船東自有汽車運輸船隊運力為51艘(包括部分未交付訂單)。業內專家表示,滾裝船製造週期長達2年左右,現在的船廠訂單預計要在2024-2025年左右才可以下水,短期內難以補充市場運力。
除滾裝船運輸外,汽車遠洋運輸缺乏替代方式。鋻於滾裝船運力不足,且集裝箱運價下降,不少汽車出口企業正在嘗試通過集裝箱運輸汽車。但曹洪波表示,集裝箱裝卸效率低,運價也比滾裝船高。
對於當下激增的新能源車訂單,徐中佔表示,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屬於危化品,只有辦理了危化品認證的車型才可以通過集裝箱出口,但二手車經銷商很難獲得相關認證。
業內“各顯神通”解決汽車出海難題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未來國産汽車的國際競爭力會持續增強,出口規模也會持續上升。為保障中國汽車出口供應鏈安全,緩解國內汽車企業運輸“瓶頸”,業內“各顯神通”,拓展渠道增加汽車出口運力。
日前,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正在積極協調通過中歐班列來運輸汽車,同時也和交通部門一起支援航運企業創新運輸方式,通過多用途船舶加裝專用框架來承運汽車。這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汽車出口運力緊張狀況。
11月25日,一列裝載著100台東風嵐圖新能源車的中歐班列(武漢)從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駛出,經二連浩特口岸出境發往歐洲,全程運輸時間約18至20天。
中遠海運新交付的多用途紙漿船“中遠海運智慧”輪使用中遠海運特運自主創新研發的“可折疊商品車專用框架”,順利裝載1100多臺商品車出海。
招商輪船近日發佈公告表示,將開展國際滾裝業務作為“國車國運”的戰略舉措。公司近期已經開始啟動對部分船舶進行改造,以適應遠洋運輸的相關要求,其中,5000車級的“長泰鴻”輪已完成相關改造後出廠,取得了CCS(中國船級社)現場檢驗簽發的國際航線檢驗證書。相關船舶完成改造和完備運營資質後,將陸續投入外貿滾裝服務。
頭部車企也陸續下場造船,比亞迪此前被曝將訂購多艘可裝載7700輛汽車的滾裝船,以應對海外快速擴張帶來的運輸需求。
業內人士也建議逐步提升國內運力,建立自主可控的大型汽車船隊。中國造船企業實力明顯,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球成交的43艘汽車運輸船新船訂單中,中國船企的市場份額高達8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價高艙少 國産汽車“出海”遭遇運力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