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氣生産保持良好勢頭海洋能源成為重要增長極
地緣衝突下全球能源格局如何變化?我國海洋油氣為何成為增産主力?海洋新型能源前景如何?在近日舉行的中國海洋能源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海洋能源將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動力,海上油氣生産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能源增長極。
我國油氣生産保持良好勢頭
中國海油集團能源經濟研究院院長王震表示,俄烏衝突深刻改變了全球能源供應格局和能源市場結構,各國對能源安全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
他表示,為應對能源危機,部分國家和地區重啟並加大對煤炭、煤電等高碳能源的利用,全球清潔能源轉型步伐階段性放緩。
會上發佈的《中國海洋能源發展報告2022》預計,2022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石油的佔比均增加0.3個百分點,天然氣佔比下降0.6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佔比基本持平,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速增長至349億噸。
報告預計,2022年,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佔比略有回升;石油、天然氣佔比小幅下降,非化石能源佔比則從2021年的16.6%提高至17.2%。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國內整體能源消費因疫情、價格等因素增速放緩,原油、天然氣需求出現小幅回落的同時,國內油氣生産保持良好勢頭,我國原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有望下降。報告預計2022年國內原油産量達到2.05億噸左右,是2016年以來首次超過2億噸;預計全年我國天然氣産量221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
“海洋能源發展將成為統籌能源安全與轉型的關鍵增量。”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表示,近十年,在全球大型油氣田發現中,海洋油氣發現數量和可採儲量佔比均超過80%,全球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約為常規天然氣可採資源量的42倍。
他表示,中長期內海洋油氣資源特別是深水油氣資源將成為重要資源接替區,有力保障我國油氣安全。同時,在加快推動能源結構調整過程中,海洋可再生能源將成為立足我國資源稟賦,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重要路徑。
海洋油氣投資大幅增長
王震表示,今年受油氣價格大幅攀升影響,全球海洋油氣投資大幅增長。報告顯示,今年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有望達到1672.8億美元,同比增長21.3%,佔油氣總投資的33.2%。深水、超深水投資顯著增長,分區域來看,亞洲和中東是投資最高的區域,其中中國的表現十分亮眼。2022年,全球海上鑽井工作量中,近40%來自中國海域。
今年也是中國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海洋油氣獲得勘探新發現7個,成功評價寶島21-1等20個含油氣構造,年內計劃投産7個新建産能項目。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海洋石油産量達5862萬噸,同比增長6.9%,增産量佔全國石油增産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渤海和南海東部是海洋石油上産的主要區域,海洋天然氣産量達21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6%,約佔全國天然氣産量增量的13%。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東進表示,我國海上油氣資源探明率、動用率都遠低於陸上,發展潛力巨大。中國海油近年實施“增儲上産”七年行動計劃,過去三年國內原油增産量在全國總增量中的佔比超過70%。
報告預計,2023年海洋石油産量將穩步增長。預計全球海洋石油産量將增長到28.8百萬桶/天,超過疫情前水準。從水深看,全水域産量都將增加,其中0米至300米、1501米至3000米水深産量增加最多。同時,全球海洋天然氣産量也將提速。隨著全球天然氣市場全面復蘇,預計全球海洋天然氣産量達1186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6%。
報告同時預計,2023年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也將繼續增加。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有望小幅增長至1774.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6.1%,佔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總投資的32%。
新型海洋能源獲關注
任京東表示,新型能源體系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重要物質基礎。要圍繞海洋能源、建立完善海洋産業體系,將新型能源體系有機整合到全産業鏈的轉型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服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這其中,海上風能正成為重要支撐。報告預計,截至2022年末,全球海上風電並網裝機規模達到6850萬千瓦,同比增長26%,約佔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量的2%,未來這一比例將穩步提升。
根據報告,截至2022年末,中國海上風電累計並網裝機容量預計將達到3250萬千瓦,幾乎佔到全球的一半。國內海上風電産業呈現集聚發展特點,初步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産業集群。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建成或在建28個海上風電産業園、産業基地。整機廠商也在多地佈局以爭取市場,部分市場整機出現過剩。
報告預計,在中國推動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品質發展的進程中,海上風能在沿海省份的發電量佔比有望從目前的2%提升至2050年的近20%。
同時,我國也在不斷探索發展海上光伏。山東省發佈了《山東省海上光伏建設工程行動方案》,並提出佈局環渤海和沿黃海兩個海上光伏基地。
從海洋氫能來看,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電解水制氫裝機規模在2022年底或達到140萬千瓦,到2030年前有可能增長到1億千瓦以上,發展潛力十分可觀。我國也把海上風電制氫技術及海上建設能源島納入了能源規劃。
從海洋生物質能看,我國海洋微藻生物質資源稟賦比較好,但開發進展比較緩慢,受制于商業性特別是技術性,未來發展仍需較大突破。
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玉洪表示,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是推動我國能源升級的必由之路。要充分發揮海洋優勢,強化海洋能源的理念,推動海洋經濟全産業鏈的融合發展。
他建議,要充分挖掘海洋環境、海洋地質,海洋深度、數據資訊,打造數據利用最大化,用盆地能源理念替代單一油田思維,用海洋能源應用覆蓋單一海洋油氣能源的利用。
國際能源署署長高級顧問安豐全則表示,全球能源品種多,但是資源量、品質、技術成熟度、開發規模、開發運營成本差異非常大。目前來説比較成熟的海洋油氣佔全球總産量的四分之一,全球近9億千瓦風電裝機中,7%左右是海上風電。但與此同時,潮汐能、波浪能比起海上風能低得多。
他説,各國需要制定戰略規劃和相關政策,明確海洋能源發展目標、重點路線圖和時間表,提供穩定的政策導向和投資導向,以推動海洋能源發展。
黃曉芳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我國油氣生産保持良好勢頭海洋能源成為重要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