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數字化項目助力鄉村實現共富目標

“看看數據,動動手指,控制室裏的技術人員就能完成1.09萬畝水稻農田的耕種調控。”在位於古林鎮前虞村的寧波市海曙區數字農業中心,數字農業技術員林佳偉説,這套優質高效水稻大田種植數字農業技術整合體系已將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先進技術,融入“育、耕、種、管、收、烘”全流程,實現“讓機器管理農田”的小目標。

12月13日,在寧波市海曙區古林鎮和江北區甬江街道的鄉村,一大片已經收割完畢的田野裏,矗立著一座樓房,這片農田的“智慧大腦”便藏在其中。在海曙區數字農業中心內,記者看到了一墻面的大螢幕,螢幕上顯示的每一條數據都有其具體的作用。

“這些數據包含了氣候變化、病蟲害、土壤濕度、灌溉時間等關鍵資訊,幫助我們更好地觀察水稻生長全過程,通過精準養護來提升生産效益。”林佳偉説。

此外,通過螢幕數據,還能了解每台農機設備的作業量和作業軌跡,技術人員可遠端監控無人化農業機械在各地塊的運作情況,確保農業生産有序進行。據測算,數字化可讓勞動力用工成本減少20%、節水10%、節藥8%,農作物年産量增加2%。可以看到,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越來越多地融入到了這個華東地區唯一的優質高效水稻大田種植數字農業技術整合示範項目中。

在古林鎮茂新村,記者看到等比例建設的太空模擬航行站矗立在田間,非常引人注目。“華東地區首個乙太空農業為主題的農業綜合體就建在我們村,我們已經完成太空番茄、茄子、青瓜等太空蔬果和花卉的育種。來我們村的遊客不僅可以體驗太空模擬駕駛,還能品嘗這些太空農産品。”茂新村工作人員虞周玲介紹。

據悉,茂新村已經建成了乙太空農業、數字農業為核心的寧波城郊十園——智農茂新園。它與設在村內的寧波家風館、中國(海曙)御史文化陳列館等串珠成鏈,成為吸引遊客的高端農文旅觀光區。

智慧化的管控不僅能有效降低勞動力成本,也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的産量。在江北區達人村,記者也看到了不少融入村內的“智慧”元素。走進村內的農業科技館,這個佔地面積約5畝的種植大棚裏有200余個品種的作物。記者看到大棚上方是已經成熟的葫蘆、南瓜;10多米長的綠植墻上栽種著20多種水果番茄;無土栽培的紫背天葵長勢喜人……

該館技術人員黃金山介紹,“進門的LED顯示屏實時顯示農業科技館內的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溫度和濕度等數據,通過網路和應用程式,館內實現智慧管控。”

隨著數字化改革,江北區外漕村也邁出了村務公開的新步伐。“現在不管我們村民在哪,只要掃村裏的公開碼,就能知道我們村今年分紅是多少、村裏的經濟形勢如何。”外漕村村民邵阿姨告訴記者。

另外,外漕村還依託“資金碼”“資産碼”“人員碼”“公開碼”“交易碼”推動文旅、醫療保障、居家養老、生態治理等方面與數字化有機融合,持續推動村級治理提檔升級。

 

來源:寧波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數字化項目助力鄉村實現共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