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浙江安吉:助推竹林産業振興 探索共富新路徑

“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間。”作為“中國第一竹鄉”,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因竹而美、因竹而名、因竹而興。

安吉縣立足竹子做“竹”文章,全縣立竹量、商品竹年産量、竹業年産值、竹製品年出口額、竹業經濟綜合實力五個指標均名列全國第一,竹産業成為助推縣域經濟發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踐行“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産業。安吉以全國1.8%的竹産量創造了10%的竹業總産值。

一竿翠竹撐起了一方經濟,也迎來了竹産業的二次振興,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安吉正在續寫新的故事。

以竹代塑 延伸低碳産業鏈

浙江峰暉竹木製品有限公司,位於安吉縣梅溪鎮臨港經濟區昆銅工業園,是一家竹木製品生産商。據總經理梁峰暉介紹,公司最早製作粗放型經濟竹籬笆,通過不斷轉型升級,開始向好向精發展,主要生産竹制餐廚用具、竹制包裝容器、竹編製品、竹工藝等産品。

隨著世界各地禁塑令的逐步推行,環保竹食具的市場前景日漸廣闊。“我們抓住機遇開發了竹勺、竹叉等一次性環保食具,取得良好效益,並獲得國際認可,去年企業産值超過1億元,今年預計達到1.2億元。”梁峰暉表示。

這是安吉踐行“以竹代塑”的縮影。近年來,安吉從減少資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結合竹産業發展,積極將竹材應用於建築、傢具、包裝和一次性使用産品等領域。今年,隨著推廣力度加大,在全社會掀起了“以竹代塑”的新風尚。

碳存儲核算-0.0400、産品碳足跡1.4944(200個)……掃描浙江峰暉竹木製品有限公司的“碳標簽”,出現了上述數據。

在國家“雙碳”戰略和多部委“加快推進竹産業創新發展”背景下,安吉創新開發的竹産品碳足跡碳標簽(簡稱“碳標簽”)應用,為實現産業降碳、企業減碳、産品固碳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碳標簽”不僅可以引導社會低碳消費,增加竹産品需求,帶動當地竹林經營、産業發展和農戶增收,也有利於企業在生産和供應過程中尋找降低碳排放的機會。安吉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道。

對此,梁峰暉深有感觸。他直言,“碳標簽”的出現,給企業發放了一張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突破國際綠色貿易壁壘,公司産品遠銷歐美。

竹下生“金”開闢增收新渠道

坐落於安吉縣南端的報福鎮景溪村,擁有1.28萬畝毛竹林,佔山林總面積的80%。近年來,由於竹材銷售價格持續下滑和採伐人工成本不斷上升的雙重壓力下,村民經營毛竹山基本無利可圖,村裏70%的毛竹林出現拋荒現象,竹林退化嚴重。

面對困境,2018年,在林業部門指導下,景溪村組建景溪福林毛竹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189戶、歸集毛竹林面積6280畝,通過資源資産入股實現林權歸集、統一經營。

要想富,先修路。為方便毛竹下山、降低經營成本,安吉縣大力推進林道、索道、竹材分解點等基礎配套建設。報福鎮景溪村黨總支部書記黃大偉介紹,通過流轉區域林道項目,景溪村拿到150萬元補助資金,修建了4.5公里林道,使原先採伐成本從29元下降到12元/百斤,毛竹平均銷售價提高了1元/百斤。

除傳統毛竹林外,景溪村還完成菌菇、黃精等林下經濟作物種植1080畝,積極探索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眼下正是大球蓋菇的收穫季,“我們這裡春天種竹筍,秋天種大球蓋菇,大球蓋菇味美鮮脆,市場需求極大。”安吉縣報福鎮景溪村村民王為年説。據悉,景溪村合作社大球蓋菇種植面積共10畝,每畝産值5000元左右。

一産帶動三産,景溪村將竹林基地與鄉村旅遊經濟、漂流、生態研學體驗活動相結合,吸引遊客參與挖筍、菌菇採摘等森林旅遊體驗,推動林旅融合,打造景溪村鄉村旅遊新業態。

碳匯改革 探索共富新路徑

為放大生態增收,安吉縣邁上了竹林碳匯改革的新步伐,使竹林空氣變“真金”成為現實。

安吉縣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立足縣域87萬畝毛竹林資源,把碳匯和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相結合,找準生態産品定位,探索價值實現路徑,創新竹林碳匯改革。

相關合作社的成立,實現了安吉全縣資源的統一規劃、管控、收儲、開發、招商,有效解決了生態産品價值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的問題。2021年底,安吉以相關合作社為依託,創立竹林碳匯收儲交易中心,構建了林地流轉—碳匯收儲—基地經營—平臺交易—收益反哺的全鏈閉環管理體系,帶動全縣119個行政村、4.9萬戶農戶和17.15萬名林農取得長久性收益。

安吉縣通過深化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全額組建股份制毛竹專業合作社,在林權屬地和承包權不變的基礎上,實現竹林資源經營權分置歸集、統一收儲和提前變現。截至目前,通過竹林碳匯數智應用,共簽約4.75萬戶入股119個專業合作社,歸集84萬畝竹林資源,標準化經營達100%。

此外,為最大限度提高農民獲得感,擴大受惠面,實現強村富民,安吉建立“運營平臺+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分配機制。平臺公司將經營利潤70%反哺給毛竹合作社,農民可以獲得竹林保底收益,效益增值的60%分紅及參與項目建設的工資收益,實現拿租金、分股金、掙薪金。村集體獲得效益增值的40%分紅,並對全體村民和困難群體進行二次分配,真正實現“資源從農民手中來、效益回到農民手中去”。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浙江安吉:助推竹林産業振興 探索共富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