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智慧菜場”讓買菜更便捷(網上中國)

數字顯示屏、智慧電子秤、溯源二維碼、菜場直播間……隨著5G、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中國多地推進農貿市場數字化,興建起一批“智慧菜場”。各種科技設備的應用讓管理運營更加智慧,也為百姓帶來更便捷的買菜體驗。

消費體驗大大優化

在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洪塘街道孫家菜市場入口處,顯示屏滾動播放當日菜價、實時交易數據、客流量、菜品檢測結果等資訊。“有了新科技,菜品資訊公開透明,在菜市場買東西更方便了。”家住附近的寧波市民侯女士説,顯示屏上可以把菜價看得一清二楚,再也不用繞著菜市場,挨個去攤位問價了。

在上海市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桂巷驛站二樓的菜場,只見每個攤位前都擺放了“AI識別智慧秤”。除了稱重結算,智慧秤還兼具價格公示監測、食品溯源、交易大數據管理等功能。“再也不用擔心缺斤少兩、打錯價格了,我們買得也安心。”經常來買菜的上海市民王阿姨開心地説。

在重慶市江北區佰年供銷智慧農貿市場,顧客在交易完成後,會得到附有追溯二維碼的小票,一旦發現食品品質等安全問題,可通過小票,在市場公開查詢系統、微信公眾號等資訊平臺對商品進行追溯。“一張小票就能做到‘從源頭到餐桌’的全程追蹤,實現流通千萬里、追溯‘零距離’。”佰年供銷智慧農貿市場工作人員説。

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産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接受本報採訪時説,從馬路邊的小菜攤,到傳統的室內農貿市場,再到新興的“智慧菜場”,人們買菜的環境不斷改善、體驗不斷提升。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更放心。

經營省力又省心

菜場的智慧化升級,在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的同時,也極大方便商戶的日常運營。

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市井薈農貿市場才茂店,經營水果生意的許行斌夫婦把近期銷售的“爆款”獼猴桃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們的進貨是在大數據的指導下進行的。

“現在我們賣水果每單售賣都有明細,實現了單單可溯源,商戶每天銷售情況可以通過網路上傳到市場管理後臺,大數據會實時更新銷售資訊排名。可別小看這些排名,每天我都會瞅兩眼,比如今天市場哪些水果賣得好,如果存貨不夠了我就可以及時上貨。”許行斌説。

位於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的雙龍農貿市場引進了智慧農貿系統,利用大數據進行資訊處理,支援商品庫存管理、費用設置與繳費數據的實時查詢。“通過對數據資訊的應用,商戶可以動態掌握市場經營狀況,為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市場監管方可以對多類型商戶進行統一管理。”雙龍農貿市場負責人管寧説。

作為“智慧菜場”網際網路技術服務商,中科深信公司幫助全國數千家農貿市場轉型。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採訪時説,“智慧菜場”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通過“網際網路+”實現智慧化經營和管理模式,對傳統的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能做到管理標準化、經營科學化,實現由粗放型到精細型的經營管理,為消費者、商戶和市場管理方三方帶來實惠和便捷。

滿足網購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張培麗接受本報採訪時説,“智慧菜場”是順應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是産業數字化在農産品銷售領域的體現,數字技術的降成本、提效率、可追溯等特徵,使得數字化改造後的農貿市場更優惠、更便捷、更安全。“智慧菜場”的發展要充分考慮消費群體的新特點,注重購買支付方式的便捷化和多元化等。

為支援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推動“智慧菜場”建設,不少商家積極運用各種數字化手段助力市場運營。例如,上海市黃浦區魯班路的江南菜場為了滿足顧客網購的消費需求,開發了“江南買菜”小程式和會員體系,把入駐菜場的早餐工程、小修小補等便民生活服務業態及周邊的社區食堂等服務設施也一起融入,打造線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百姓餐桌,菜市場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承載著千家萬戶的‘舌尖幸福’。”劉大成説,“智慧菜場”不僅為守護市民餐桌安全提供助力,也是一扇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直觀窗口。數字化使得供需之間能夠更精準地匹配,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品質更好。未來,“智慧菜場”還應覆蓋農産品從採購到銷售環節的全流程,形成源頭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食品安全大數據管理系統,打造安全放心、購物便捷的市場交易環境,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形成城市充滿煙火氣的特色名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智慧菜場”讓買菜更便捷(網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