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區:鄉村小産業 “蔥”滿大希望
“一根蔥”的生意能做多大?
12月7日,沿著千河,“聚焦高品質發展——第六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網路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寶雞市鳳翔區長青鎮石頭坡村,了解當地“一根蔥”産業發展。
走進石頭坡村的大蔥種植基地,只見一株株蔥苗綠意整齊地排列在大棚內。而像這樣的大棚,石頭坡村現在就有46個。今年已經育蔥苗三茬,預計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0萬元。
“長青蔥、臨河風,皮薄肉嫩吃一冬。”長青鎮自古就有種植大蔥的傳統,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全鎮大蔥種植多達一萬餘畝。但隨著品種單一、作務方式落後等原因,導致大蔥這個傳統産業的“優生地”沒有産生大效益,發展一度停滯不前。
既然有著長久的大蔥種植歷史,為何不能用現代化的種植模式讓長青大蔥煥發新的生機?
“大家一致認為,打破單家獨戶分散經營的種植模式,走合作化發展的路子才能讓群眾增收致富。”石頭坡村黨支部書記潘勤珠説,針對目前村上缺勞力,作務技術落後,效益不高的現狀,單家獨戶的傳統農業模式已經跟不上新時代農業發展的步伐,必須整合資源,把産業做大做強,最終達到合作共贏。
伴隨著鄉村振興的深入實施,石頭坡村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挖掘傳統大蔥産業優勢,進行現代化種植。2019年5月,潘勤珠帶頭成立長青鎮石頭坡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支部班子成員集資入股,與合作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直接參與合作社項目運營管理,幹部帶頭承諾風險共擔,動員全村887戶3725人加入合作社,流轉土地500余畝,開始規模化種植大蔥。合作社推出20元基礎股、1萬元發展股,帶動村民發展集體經濟,同時,利用産業項目扶持資金量化到脫貧戶每一人,吸納脫貧戶發展大蔥産業,全村齊心協力共同推進大蔥産業發展。
“為了使傳統大蔥産業穩産高産和高品質發展,我們村幹部‘走出去引進來’,先後到山東、浙江等地學習,學習當地大蔥特色産業種植方法,用現代化科技種植大蔥,引進先進地區的大蔥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使得大蔥産業快速發展成為村上主導産業。” 潘勤珠介紹説。
一直以來,石頭坡村黨支部堅持把“群眾需要什麼就幹什麼”作為主攻方向,形成“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新模式,實現蔬菜種植、農業機械、光伏發電三大産業同步發展,引進工廠化育苗新技術,一次可育苗5萬張,種植800畝,是西北地區一次性育苗最大的大蔥秧盤育苗基地。
“目前村上500畝大蔥銷售只剩不到200畝了,大蔥主要銷往寶雞、天水、平涼、西安、鄭州等地,近年來的産業效益還是非常可觀的。” 潘勤珠説預計,2022年村集體收入500余萬元,股民可分紅48萬元。
産業引進來,如何持續健康發展?
今年,石頭坡村爭取項目資金,建設大蔥工廠化育苗大棚,引進日本先進大蔥育秧技術,一個集大蔥秧苗繁育、種植與託管種植、銷售于一體的“一根蔥”産業已初現規模,成立長青鎮大蔥協會,輻射帶動周邊村子發展大蔥産業,在周邊其他村子託管種植大蔥200余畝,為周邊村子提供大蔥秧苗、農機、技術等,大蔥産業規模效益逐步擴大。
下一步,石頭坡村將繼續做大做強“一根蔥”産業,實施兩個“千畝計劃”,計劃流轉土地1300畝,發展農光互補高效産業園,強力推進千畝大蔥種植産業園和200畝魚蓮混養産業園,聚力打造經濟強村、建設美麗石頭坡,助力鄉村振興建設。
産業強、農民富,産業對了,幸福有奔頭。石頭坡村“一根蔥”産業,正是村民通過産業發展致富起來的縮影。近年來,鳳翔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積極發展特色産業,不斷延伸農業産業鏈、價值鏈,以産業助力鄉村振興,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目前,鳳翔區鞏固拓展“3+1”農業産業佈局,以22萬畝優質蘋果、10萬畝高粱、5萬畝紅薯為引領,統籌發展中藥材、鮮雜果、大蔥等産業,聚力打造秦糧標準化高粱種植基地、康澤源中藥材規模化基地、虢王紅薯萬畝示範基地,預計今年全區村集體經濟總收入5647.4萬元,收益2356.03萬元,比上年度翻兩番,其中12個村達到50萬元,8個村突破100萬元。(馬愛萍 吳宇婷 圖片由受訪者供圖)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