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柯河畔, 牧民鉚足勁奔向好生活
波濤涌進的瑪柯河從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江日堂鄉多日麻村旁邊流過,見證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逐漸走向富裕生活的景象。石刻産業、高原牦牛牲畜養殖、藏雪茶種植和加工、羊肚菌種植等産業發展,以及積極參與産業發展的牧民群眾,如這瑪柯河中的波濤一般,一浪高過一浪。今年52歲的村黨支部書記果洛再拉這樣形容:“鄉村振興就像是水草豐茂的草原,成群的牛就是這個草原的産業。一直以來習慣各自覓食的‘牦牛’們,如今合在了一起,鉚足了勁奔向最美的生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讓多日麻村的900多名村民激動興奮的同時,也堅定了他們積極投身産業發展的決心,走向鄉村振興的信心。
11月24日一大早,多日麻村村委會二樓的辦公室裏,老輩人代表村黨支部書記果洛再拉、92歲的班程,新一代石刻傳承人但代、石刻手藝人俄賽鬧吾,大學畢業生改忠,以及青年幹部、自主創業的村民,十多人聚集在一起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就如何全面推進多日麻村鄉村振興,開了一個建言獻策會。
“多日麻”係藏語音譯,意為“石刻部落”,源於江日堂鄉非物質文化遺産“江日多卡”,通俗的意思就是石刻組成的瑪尼石堆。多日麻村的石刻技藝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最鼎盛時期不分男女老少都會篆刻。“我們石刻廠是這個月初剛開業,黨的二十大精神就是我們發展的‘指南針’。黨的二十大報告裏説‘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所以我們得把特色發揮出來,那樣才能拓展銷路,村民的收入才能增加。”但代提出,結合紅色旅遊開發旅遊紀念産品,石刻廠可以抽出技術骨幹,在村裏傳授石刻技藝,吸納村民參與産品製作實現增收。
針對這個問題,今年剛派駐多日麻村駐村、已經參與了四次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的班瑪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楊尖卓瑪接過話茬:“結合特色産業,企業與村民融合,村級特色和縣級特色融合,這個思路好。我們可以請人開發文創産品,把當地的紅色文化、民族文化還有歷史文化涵蓋進去,獨具特色地發展鄉村産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村集體經濟”開始在多日麻村興起,投資的果洛州光伏電站累計收入近100萬元,畜牧産業和商鋪投資,賬目顯示收入也從三年前的零元,變成了如今的年收益9萬多元。從中受益很多的村民旦智昂毛激動地説:“草補、林補是靠黨的政策為我們增收,村集體經濟分紅我們是從政府的項目中獲得‘好處’。今後按照你們説的方向發展就是借牛給村民下牛犢,沒成本賺錢的買賣,村民肯定支援!”旦智昂毛當即表態,産品出來後自己在前往“紅軍溝”必經之路上的小賣部,可以騰出一個專區來展銷。並建議把村裏牧民自己生産的糌粑、酥油以及藏飾品,一併收購後統一齣售給來“紅軍溝”參觀的省內外遊客。
感受到交流的坦誠氛圍,今年大學畢業回鄉在石刻廠當會計的改忠,也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我們得註冊自己的産品商標,通過紅色旅遊推廣出去,並開通自己的官方直播進行宣傳和帶貨,這樣我們産品的受眾面就可以從遊客擴大到全國。既能推銷産品又能宣傳文化和旅遊,實現雙帶動雙收益。但擔憂的是,如果做不能把攤子鋪得太大,得先選個優勢産品來打造,成功後再打造別的,這樣穩妥。”
就在大家積極討論時,果洛雲巴通過視頻連線也成為了建言獻策會參與者之一。“我感觸最深的是報告中提到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這句話。”果洛雲巴在視頻那頭説,沒有內生動力支撐,所有的規劃很難實施,有了脫貧攻堅的成果再發動群眾擰成一股繩幹會順利很多,但也不能排除有就此安逸過日子的人,應該先通過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把幹勁兒再鼓動起來,主題就是報告中提到的,“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五年前,果洛雲巴一家四口還是以等、靠、要的想法混著日子,如今他帶著妻子和兒女主動外出打工。今年從7月到11月在青藏鐵路沱沱河段從事鐵道周邊維護工作,四個月時間掙了9萬多元。
辦公室外二百米處的石刻廠內,四台鐳射石刻機馬力全開,與手工篆刻的叮噹聲融為一體,共同向人們訴説著他們一投産就有100萬訂單的活兒要幹。辦公室內,十多人你一句我一句,就如何拓寬增收致富渠道,提著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對村民提出的意見和想法,第一書記斯亞逐條記錄在了本子上,建言獻策會的最後他告訴與會人員:“請你們來就是想聽聽大家對咱們村今後發展有什麼意見和建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我們沒有拖後腿,但咱們的鄉村産業競爭力不足,産業鏈單薄,帶動全村致富的能力還有限,所以我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道路上,不能有絲毫的懈怠,要齊心協力,鬥志昂揚走向新征程。”記者 李興發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瑪柯河畔, 牧民鉚足勁奔向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