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安徽黃山:以生態“含綠量”鑄發展“含金量”

在“雙碳”目標驅動下,黃山市圍繞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生態農業和新型工業,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

行走黃山的山水之間,隨處可見的茶園裏,漫山遍野的“小黃板”點綴其間。“小黃板”其貌不揚,卻是茶農省錢省力,提高茶葉品質和價格的一大“法寶”。

“小黃板”其實是利用昆蟲對於黃色敏感趨向性而研發的一種黃色粘蟲板,具有引誘力強、粘捕率高、無毒、無害、無污染等特點。2020年,黃山市在重點産茶鄉鎮試點“小黃板”,試點茶區農藥配送量大幅下降。到2021年,黃山市實施全域茶園綠色防控,插放黃板2800余萬張,實現全域覆蓋。

黃山休寧新安江源頭,一家以新安源命名的茶葉生産企業,傾注于有機茶生産。這裡有6800畝茶園連續多年通過歐盟和國家有機標準認證。

據初步統計,2015年來,這家企業通過有機茶生態基地建設,僅在新安江源頭流口區域就減少農藥、除草劑使用量1000多噸,化肥2.5萬噸,有效地控制了農村面源污染。

2012年,在財政部、原環境保護部的大力推動下,皖浙兩省在新安江啟動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十年時間,黃山從補償機制試點的實踐中,鍛造出了以生態保護補償為抓手,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根本,以綠色發展為路徑,以互利共贏為目標,以體制機制建設為保障的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新安江模式”。

新安江補償機制蝶變著黃山産業,也為黃山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現實路徑。

在黃山,泉水養魚日漸成為鄉村振興的特色産業。“這種魚,一斤能賣80元!”讓人嘖嘖稱奇的養魚方式,如今每年給黃山帶來超7億元的綜合産值。

旅遊,是黃山的底色。而如今,黃山的旅遊不止于山水人文間的賞玩。産業是城市的靈魂。黃山不滿足標誌性的文旅産業,一大批新興産業正落戶于這座生態旅遊城市。

“雙碳”背景下,黃山産業向“新”而行。近年來,該市確立了新一代資訊技術、智慧製造、新能源和汽車電子、新材料和綠色軟包裝、人工智慧等九大新興産業,加快構建與黃山生態環境相適應的現代産業體系。

黃山,生態的“含綠量”,正漸變成發展的“含金量”。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安徽黃山:以生態“含綠量”鑄發展“含金量”)